[发明专利]一种多功能的抗震和抗翻车机动车辆悬挂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1910492257.6 | 申请日: | 2019-06-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0365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09 |
发明(设计)人: | 梁芳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梁芳文 |
主分类号: | B60G11/16 | 分类号: | B60G11/16;B62D21/11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泽信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701 | 代理人: | 王晓红 |
地址: | 547000 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环***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承重梁 后减震 前减震 车轴 减震弹簧 悬挂结构 横向设置 机动车辆 上侧面 悬挂架 翻车 抗震 减震 车轴安装孔 钢板弹簧 减震效果 连接通孔 行驶过程 纵向设置 前部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多功能的抗震和抗翻车机动车辆悬挂结构,包括悬挂架以及减震弹簧,所述悬挂架包括承重梁、车轴座、前减震梁以及后减震梁,所述承重梁纵向设置,所述前减震梁横向设置且中部与所述承重梁前部固定连接,所述后减震梁横向设置且中部与所述承重梁后部固定连接,所述车轴座固定设于所述承重梁底部且位于所述前减震梁与所述后减震梁之间,所述车轴座设有车轴安装孔,所述前减震梁的上侧面上安装有若干所述减震弹簧,所述后减震梁的上侧面上安装有若干所述减震弹簧,所述承重梁的前后两端分别设有连接通孔。可以解决现有车辆的悬挂结构采用钢板弹簧减震的减震效果差,影响在行驶过程中的稳定性的技术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动车结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功能的抗震和抗翻车机动车辆悬挂结构。
背景技术
进行重载运输需要采用四轴及以上的多轴挂车,国内许多重型货物的厂内周转也需要采用四轴或四轴以上挂车。但是采用常规四轴及以上的挂车通常使用钢板弹簧平衡悬挂系统,导致挂车轮胎磨损严重。转向阻力大、行驶稳定性差,使用维护成本居高不下。为了降低轮胎磨损,降低维护成本,通常将后两轴或后三轴采用自转向车轴。
在目前,也有将自转向车轴与独立悬挂系统(如空气悬挂.液压悬挂等)配合使用,虽然安装容易,但整车购置费用很高,悬挂系统承载量也受到了限制。所以如何提高重载型机动车的抗震、抗压能力,一直受到技术上和成本上的制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多功能的抗震和抗翻车机动车辆悬挂结构,以解决现有车辆的悬挂结构采用钢板弹簧减震的减震效果差,影响在行驶过程中的稳定性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多功能的抗震和抗翻车机动车辆悬挂结构,包括悬挂架以及减震弹簧,所述悬挂架包括承重梁、车轴座、前减震梁以及后减震梁,所述承重梁纵向设置,所述前减震梁横向设置且中部与所述承重梁前部固定连接,所述后减震梁横向设置且中部与所述承重梁后部固定连接,所述车轴座固定设于所述承重梁底部且位于所述前减震梁与所述后减震梁之间,所述车轴座设有车轴安装孔,所述前减震梁的上侧面上安装有若干所述减震弹簧,所述后减震梁的上侧面上安装有若干所述减震弹簧,所述承重梁的前后两端分别设有连接通孔。
作为一种改进的方式,还包括顶架,所述顶架包括顶板和支撑架,所述顶板水平设于所述承重梁上方,所述支撑架固定于所述顶板后部,所述支撑架包括左限位板和右限位板,所述左限位板与所述右限位板之间形成限位凹槽,所述承重梁后端安装于所述限位凹槽内,各所述减震弹簧的上端顶靠于所述顶板上。
作为一种改进的方式,所述前减震梁和所述后减震梁上分别设有弹簧座,所述减震弹簧分别安装于所述弹簧座上。
作为一种改进的方式,所述前减震梁上设有若干对关于所述承重梁左右对称的所述减震弹簧,所述后减震梁上设有若干对关于所述承重梁左右对称的所述减震弹簧。
作为一种改进的方式,所述左限位板与所述右限位板之间设有限位销,所述承重梁后端通过所述限位销限位于所述限位凹槽内。
作为一种改进的方式,所述承重梁前端设有连接凸头,所述承重梁后端设有连接凹槽,所述连接凸头与所述连接凹槽互相匹配。
作为一种改进的方式,所述悬挂架包括两个或两个以上,任意相邻两个所述悬挂架通过所述连接凸头和所述连接凹槽互相连接,所述连接凸头和所述连接凹槽之间插设有连接销,所述悬挂架上分别安装有所述减震弹簧。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取得的技术效果为:
1、本申请的多功能的抗震和抗翻车机动车辆悬挂结构采用螺旋减震弹簧进行减震,大大提高了悬挂装置的抗震、抗压效果。
2、承重架通过前后连接通孔安装于车辆底部,安装简单,成本比较低,且承载能力强,可有效提高机动车在行驶过程中的稳定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梁芳文,未经梁芳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9225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悬挂机构、移动底盘和机器人
- 下一篇:港口物流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