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棒材高线成材率提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495249.7 | 申请日: | 2019-06-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80890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30 |
发明(设计)人: | 朱永平;彭晓东;程伟;李文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渝钒钛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B1/16 | 分类号: | B21B1/16;B21B37/74 |
代理公司: | 成都明涛智创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51289 | 代理人: | 王巍敏 |
地址: | 64245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成材率 棒材 高线 加热炉 加热 高速棒材 炉内温度控制 钢坯加热 加热效率 加热制度 水箱导槽 水箱水压 温度均匀 氧化烧损 氧化铁皮 加热区 风嘴 炉况 水嘴 顺行 保温 维护 保证 生产 | ||
本发明涉及棒材高线成材率提升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棒材高线成材率提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通过控制加热区来提高成材率,加热的温度控制在1000‑1400℃,温后的保温时间为4‑7小时,加热炉中刚开始加热的温度≥1100℃,加热完毕后加热炉的炉内温度控制在≥850℃,严格执行加热制度,提高加热效率,促使钢坯加热温度均匀,不出现黑印,减少氧化烧损,保持炉况正常,降低加热炉底的维护难度,保证生产顺行。该棒材高线成材率提升方法,良好的水箱导槽风嘴、水嘴间隙、正确的维护以及水箱水压提高都可减少成品氧化铁皮的生成,整体从多方位提高高速棒材的成材率,方便企业高效和有效的进行实施,提高实施的效率和高速棒材成材的速率,方便使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棒材高线成材率提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棒材高线成材率提升方法。
背景技术
棒材一般指横截面形状为圆形、方形、六角形和八角形等简单图形和长度相对横截面尺寸来说比较大并且通常都是以直条状提供的一种材料产品,棒材一般都可进行机械加工,能制成棒材的材料非常多,如钢棒、铝棒、铜棒、木棒、橡胶棒、塑料棒和玻璃棒等。
棒材高线成材率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企业的生产成本,从钢坯到钢材,发生变化的不仅仅是外形,这其中更是包含了企业经营成本的各种数据指标,衡量着轧钢厂工艺技术水平的高低,成材率也直接影响到生产成本的高低,在公司大力提倡“降成本、增效益”的今天,提高成材率就是在为各公司“降本增效”,现有的提高棒材成材率的方法有很多,例如中国专利CN 105689613 B中公开了一种适用于超级双相不锈钢棒材的特种锻造方法,该发明利用充分利用了径锻机和快锻机各自的优缺点,以钢锭为原料,依次包括如下工序:径锻快锻联合开坯、径锻成材、空冷和固溶处理,该适用于超级双相不锈钢棒材的特种锻造方法的优点是可以使得锻造成材率比原有方法提高5%以上,但是该发明的实施复杂且步骤较为繁琐,其成材比不是很高,不方便企业高效和有效的进行实施,降低了实施的效率,降低了高速棒材成材的速率,不方便使用,故而提出一种棒材高线成材率提升方法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棒材高线成材率提升方法,具备实施简单且成材率高等优点,解决了实施复杂且步骤较为繁琐,其成材比不是很高,不方便企业高效和有效的进行实施,降低了实施的效率,降低了高速棒材成材的速率,不方便使用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实施简单且成材率高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棒材高线成材率提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通过控制加热区来提高成材率,加热的温度控制在1000-1400℃,温后的保温时间为4-7小时,加热炉中刚开始加热的温度≥1100℃,加热完毕后加热炉的炉内温度控制在≥850℃,严格执行加热制度,提高加热效率,促使钢坯加热温度均匀,不出现黑印,减少氧化烧损,保持炉况正常,降低加热炉底的维护难度,保证生产顺行;
2)调整精轧机辊缝,从而降低轧废状况的出现,必须保证精轧机辊缝的精确性和各班的统一性,确保精轧机内轧件头部咬入平稳,通条轧制状态良好,插件粘铁现象减少;
3)严格执行工艺制度,确保粗中轧各架次红坯尺寸正确,使得粗中轧各架次红坯尺寸的正确率把控在94%-98%,车间切实执行这项制度,以便随时掌握工艺状况进行调整;
4)制定导卫磨损标准,做到定时更换,杜绝因导卫过度磨损造成的堆钢事故,将堆钢事故的出现率降低且≤0.01%;
5)一道工序为下一道工序创造条件,车间技术员认真监督制度的执行情况,加强管理及考核,粗中轧严格红坯尺寸抽查力度,大班长每班检查验证,对不合格的进行考核30-50元/道次,技术科抽检到不合格的双倍考核,对各岗位操作工进行岗位和技能培训,定期每3-5次/月召开经验交流会,不断提高技术操作水平,真正落实标准化作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渝钒钛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成渝钒钛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9524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轨道轧制生产线和应用其的轨道轧制工艺
- 下一篇:一种高棒成材率提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