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微液滴催化芦丁产异槲皮苷的酶催化反应体系在审
申请号: | 201910495452.4 | 申请日: | 2019-06-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72929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24 |
发明(设计)人: | 彭强民;汪波;张凡;黄代杰;叶王胜;王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P19/60 | 分类号: | C12P19/60;C12N15/70;C12N9/24;C12R1/19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楼高潮 |
地址: | 212003***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微液滴 异槲皮苷 芦丁 酶催化反应体系 粗酶液 连续相 制备 催化 酶反应体系 鼠李糖苷酶 微流控芯片 环境封闭 活性产物 交叉污染 酶促合成 收集导管 微反应器 药品用量 重组菌株 分散相 缓冲液 聚焦型 酶制备 体积小 导管 底物 硅油 液滴 备用 发酵 配制 应用 取出 芯片 调控 流动 | ||
1.一种利用微液滴催化芦丁产异槲皮苷的酶催化反应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酶催化反应体系通过以下步骤构建:步骤1,构建重组菌株E.coli BL21(DE3)-pET21a-rhaB1,培养并诱导表达,诱导表达结束后,离心使得细胞破碎,取上清液,即粗酶液备用;步骤2,用pH4.0~8.0的PBS缓冲液配制浓度为0.01~1g/L的芦丁溶液,再取浓度为30.00U/mg的粗酶液,等体积混合得微液滴形成所需水相即分散相,粘度为5 CS的聚二甲基硅氧烷甲基硅油作为微液滴形成所需油相即连续相;步骤3,应用微液滴芯片,选取分散相压力为25~200mbar,连续相压力为25~200mbar,操作微液滴形成装置形成微液滴,待液滴稳定、均一后,收集于密封PTFE中进行酶催化反应,待反应结束后,用恒流泵冲洗出来产物异槲皮苷,并进行含量检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利用微液滴催化芦丁产异槲皮苷的酶催化反应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微液滴芯片的选型为流动聚焦型芯片。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利用微液滴催化芦丁产异槲皮苷的酶催化反应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流动聚焦型芯片的长22.5mm,宽15.0mm,厚度4.0mm,两相交融处,两相微通道内径均为250μm,交融处后部分内径400μ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利用微液滴催化芦丁产异槲皮苷的酶催化反应体系,其特征在于,分散相压力为125mbar,连续相压力为150mbar,调控制备液滴,稳定后收集于密封PTFE导管。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利用微液滴催化芦丁产异槲皮苷的酶催化反应体系,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酶催化反应的反应温度为25~60℃;反应pH为4.0~8.0;反应时间为0.1~5h。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科技大学,未经江苏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95452.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制造优化的液化木质纤维素底物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谷胱甘肽的合成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