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弹性动力装置、制动系统及列车有效
申请号: | 201910497171.2 | 申请日: | 2019-06-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03243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4 |
发明(设计)人: | 杨磊;刘帅;苗峰;张敬斌;王帅;周宇航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车青岛四方车辆研究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1H13/02 | 分类号: | B61H13/02;B61H13/20;F16D65/14;F16D121/14 |
代理公司: | 青岛清泰联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56 | 代理人: | 张媛媛 |
地址: | 266031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弹性 动力装置 制动 系统 列车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弹性动力装置,包括壳体组件、第一动力组件和传动组件,传动组件包括:第一传动件、第二传动件和第三传动件,第三传动件穿过导向通道与壳体滑动连接,第一动力组件作用于第三传动件,第三传动件套接于第二传动件外侧,第三传动件内侧设置有容纳腔,作用部位于容纳腔内,容纳腔的轴向宽度大于作用部的轴向宽度,作用部远离第一传动件的一端面与容纳腔相接触,作用部的另一端面通过弹性件与容纳腔平面转动连接;缓解组件套接于第二传动件上,缓解组件一端面与第二传动件平面转动连接,缓解组件与第三传动件螺纹连接。本发明提供的弹性动力装置,手动机械缓解时,施加的力仅需克服部分碟簧组件的推力即可实现自动机械缓解。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制动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弹簧动力装置、制动系统及列车。
背景技术
制动系统是用以实现列车减速或停止运行,保证行车安全的设备。弹性动力装置应用于制动系统中,控制制动夹钳实现制动和缓解。
专利CN 103486171提供一种轨道车辆液压制动装置的制动缸,如附图1所示,包括壳体构件1’、碟簧组件2’、指示器组件3’、活塞组件4’、推杆组件5’和端盖组件6’,推杆组件5’、活塞组件4’、指示器组件3’依次由前向后安装于壳体构件1’内部带台阶的圆柱形孔内且与壳体构件1’主轴线相同,端盖组件6’安装于壳体构件1’前端的圆柱形台阶上且轴线与壳体构件1’的主轴线相同。活塞组件4’包括活塞杆套筒41’、活塞杆42’和主活塞43’。推杆组件5’包括推杆51’,推杆组件51’包括相互焊接的螺母511’和调整杆512’。活塞杆42’与主活塞43’螺纹连接,活塞杆套筒41’套接于活塞杆42’上且与主活塞43’抵接。碟簧组件2’套于活塞杆套筒41’上。当液压缓解无法进行需要手动机械缓解时,即手动机械松闸时,需要拆掉指示器组件3’,利用扳手转动调整杆512’后端的外六边形,调整杆512’带动推杆51’通过单向自锁多线螺纹与活塞杆42’发生相对旋转,推杆51’旋转的同时向后运动,从而实现手动机械缓解。
对于上述专利,由于手动机械缓解时,使用扳手旋转调整杆512’时,施加的力需要推动活塞组件4’,并完全克服碟簧组件2’的推力才能完成手动机械缓解操作,导致需要手动施加的力较大,较为费力。且手动机械缓解时,调整杆512’需承受较大扭矩,调整杆512’容易产生断裂。
发明内容
现有技术中手动机械缓解时费力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制动器用弹性动力装置,手动机械缓解时,施加的力较小,且调整杆承受扭矩较小,对调整杆的强度要求较小,调整杆不易发生断裂。
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种弹性动力装置,包括:
体组件,所述壳体组件内部中空,所述壳体组件具有贯穿所述壳体组件的导向通道;
一动力组件,所述第一动力组件位于所述壳体组件内;
组件,所述传动组件包括:
一传动件,所述第一传动件穿过所述导向通道与所述壳体组件滑动连接;
传动件,所述第二传动件与所述第一传动件螺纹连接,所述第二传动件设置有作用部;
三传动件,所述第三传动件穿过所述导向通道与所述壳体滑动连接,所述第一动力组件作用于所述第三传动件,所述第三传动件套接于所述第二传动件外侧,所述第三传动件内侧设置有容纳腔,所述作用部位于所述容纳腔内,所述作用部远离所述第一传动件的一端面与所述容纳腔相接触;
性件,所述弹性件连接于所述作用部的另一端面上,所述弹性件与所述容纳腔平面转动连接;
缓解组件,所述缓解组件套接于所述第二传动件上,所述缓解组件一端面与所述第二传动件平面转动连接,所述缓解组件与所述第三传动件螺纹连接。
步,所述作用部与所述容纳腔相接触的面为圆锥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车青岛四方车辆研究所有限公司,未经中车青岛四方车辆研究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9717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