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4X4纯电动双头驾驶传动及取力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910497308.4 | 申请日: | 2019-06-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03069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06 |
发明(设计)人: | 陈显全;王东;闫东;付凯;程梅;马军;陈松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芜湖安佳捷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K25/00 | 分类号: | B60K25/00;B60K1/02;B60K17/344 |
代理公司: | 芜湖思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38 | 代理人: | 房文亮 |
地址: | 241000 安徽省芜湖市鸠江区***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驱动电机 纯电动 换向分动箱 取力系统 双向行驶 取力器 传动 双头 车辆技术领域 前转向驱动桥 动力分动箱 转向驱动桥 驾驶 动力分配 动力系统 结构实现 上装设备 整车控制 传动轴 工作泵 底盘 行驶 消防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4X4纯电动双头驾驶传动及取力系统,涉及车辆技术领域,包括驱动电机一、驱动电机二、动力分动箱、取力器、传动轴、换向分动箱、前转向驱动桥以及后转向驱动桥,本发明为纯电动动力系统,采用换向分动箱结构实现底盘的双向行驶,整车控制简单;充分考虑了上装取力的需求及使用状况,采用一个或多个取力器,将驱动电机一的一部分或全部动力分配给上装设备,如上装消防工作泵以及其他设备;在实现车辆双向行驶功能的基础上还可以实现车辆的全驱行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4X4纯电动双头驾驶传动及取力系统。
背景技术
当高速公路隧道发生火灾事故时,急需对事故现场进行火灾扑救,目前采用的是一种双向行驶的特种车辆,消防员可通过一侧驾驶位将车开到事故现场进行抢险救援,当消防车需要原路返回时可使用另外一侧驾驶位将车驶回,无需掉头转向。
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
1、现有技术为常规柴油动力系统,当在比较长的隧道中有火灾发生时,因在相对密封的环境下,救援车辆可能会因缺氧而无法启动;
2、现有技术为实现双向行驶功能,采用前进及倒退均为相同档位的变速器,开发成本高;
3、现有技术使用局限性强,如车辆底盘需要双向行驶功能必须更换变速器总成及其附件;
4、现有技术不能实现车辆全驱行驶,如若实现车辆全驱需另行加装分动箱等。
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202294225U公开了一种双向行驶动力传动总成。所述双向行驶动力传动总成包括发动机、全功率取力器、用于实现双向行驶功能的传动箱、顶置传动箱取力器和取力器离合器,发动机分别与全功率取力器和传动箱相连,全功率取力器和传动箱相连,传动箱和顶置传动箱取力器相连,顶置传动箱取力器和取力器离合器相连。该种双向行驶动力传动总成的传动箱承接发动机动力,可以完成动力传动和改变动力方向两个功能,实现车辆车头车尾两个方向均可行倒车的功能,即双向正常行驶功能;同时满足用户对多口取力的要求,结构合理,技术成熟,适于特种作业的车辆使用,可装载隧道、城市巷道、高速公路清障、铁轨维修等特殊场合作业车辆,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但是其仍然采用传统的动力传动方式,在相对密封且缺氧的情况下可能会出现车辆无法启动的情况,另其采用的是单个动力系统,动力可能存在不足,在极端情况下,当单驱动系统无法提供动力时,车辆将无法行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4X4纯电动双头驾驶传动及取力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导致的上述缺陷。
一种新型X纯电动双头驾驶传动及取力系统,包括驱动电机Ⅰ、动力分动箱、驱动电机Ⅱ、传动轴Ⅰ、前转向驱动桥、传动轴Ⅱ、换向分动箱、传动轴Ⅲ、后转向驱动桥、取力器Ⅰ、取力器Ⅱ;
所述驱动电机Ⅰ通过动力分动箱(动力分动箱湿式离合器结合)与驱动电机Ⅱ连接,将动力通过传动轴Ⅰ传递到换向分动箱,并通过传动轴Ⅱ和传动轴Ⅲ将动力分别传递到前转向驱动桥、后转向驱动桥,从而实现车辆的全驱行驶。当上装需要停车取力时,驱动电机Ⅰ工作,驱动电机Ⅱ不工作,动力分动箱动力分动箱湿式离合器断开,根据上装工作需要结合取力器Ⅰ或取力器Ⅱ,从而实现整车停车取力需求;当上装需要行车取力时,驱动电机Ⅰ工作,动力分动箱湿式离合器断开,根据上装工作需要结合取力器Ⅰ或取力器Ⅱ,同时驱动电机Ⅱ工作,动力通过传动轴Ⅰ传递到换向分动箱,并通过传动轴Ⅱ和传动轴Ⅲ将动力分别传递到前转向驱动桥、后转向驱动桥,从而实现车辆的全驱行驶,从而实现整车的边行驶边取力的需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芜湖安佳捷汽车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芜湖安佳捷汽车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9730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