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柔性微纳器件结构加工的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1910499077.0 | 申请日: | 2019-06-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02729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06 |
发明(设计)人: | 李德钊;李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B29C41/20 | 分类号: | B29C41/20;B29C41/04 |
代理公司: | 杭州君度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240 | 代理人: | 杨舟涛 |
地址: | 310014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成型结构 柔性材料 下层 成型腔体 上层 结构加工 离心装置 微纳器件 圆形凹槽 注入通道 通槽 填充 平面中心位置 离心电机 密闭箱体 温度可控 硬质玻璃 外空间 底面 顶面 制备 加工 配合 相通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柔性微纳器件结构加工的设备。本发明包括成型腔体装置和离心装置。成型腔体装置包括固定连接的下层成型结构和上层成型结构,材料为硬质玻璃板材。下层成型结构的本体平面中心位置开有圆形凹槽,上层成型结构的本体平面上开有通槽。下层成型结构的圆形凹槽与上层本体底面配合,形成柔性材料填充腔;上层成型结构的通槽与下层本体顶面配合,形成柔性材料注入通道;柔性材料填充腔通过柔性材料注入通道与成型腔体装置外空间相通。离心装置包括离心箱和离心电机,离心箱为温度可控的密闭箱体。本发明具有制备速度快,加工精度高,加工成本低,使用范围广等特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高精度柔性微纳结构加工制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通用的用于柔性微纳器件结构加工的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微纳结构器件,特别是柔性微纳器件技术的发展,对柔性微纳结构的制造需求越来越大。当前对于微纳结构器件加工的主要方法有,传统的光刻技术,电子束(EBL)成形及离子束(FIB)刻蚀等成型技术。这些方法主要是针对传统固态微纳器件的加工制造,但是对柔性微纳器件的加工支持有一定的限制,传统光刻技术对结构材质有所要求,电子束及离子束成形方法虽然加工精度高,适用范围广,但是加工成本较为昂贵。目前针对柔性微纳结构器件的加工设备研发,国内外有一些尝试,但是由于柔性微纳器件的加工过程中容易有气泡产生,导致样品质量难以保证,而且制备过程中存在精度难以保证,制备时间长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用于柔性微纳器件结构加工的设备。
本发明包括成型腔体装置和离心装置。
所述的成型腔体装置包括下层成型结构和上层成型结构;下层成型结构和上层成型结构均为硬质玻璃板材。
所述的下层成型结构包括下层本体,下层本体的平面中心位置开有圆形凹槽,下层本体平面的每个转角附近均匀开有下层螺孔。
所述的上层成型结构包括上层本体,上层本体的平面上开有通槽;通槽的一端位于上层本体的一侧,形成开放端,另一端位于位于上层本体平面内,为封闭端;上层本体平面的每个转角附近均匀开有上层螺孔。
所述的下层本体和上层本体的平面形状和投影面积相同;下层螺孔和上层螺孔数量相同、位置对应。
所述的下层成型结构和上层成型结构通过螺钉固定连接;下层成型结构的圆形凹槽与上层本体的底面配合,形成柔性材料填充腔;上层成型结构的通槽与下层本体的顶面配合,形成柔性材料注入通道;柔性材料填充腔通过柔性材料注入通道与成型腔体装置外空间相通;沿柔性材料填充腔侧壁设置有密封圈。
所述的离心装置包括离心箱和离心电机,离心箱为温度可控的密闭箱体,离心电机设置在离心箱内,离心支架的中心与离心电机的动力输出轴连接,成型腔体装置放在离心支架的置物架内。
进一步,所述的下层本体的底面和上层本体的顶面为矩形、正方形或正多边形。
进一步,所述的圆形凹槽的直径为100mm~300mm,深度为2~3mm。
进一步,所述的离心电机转速为500rpm~5000rpm。
本设备中采用密闭模具,结合离心机同时实现温控加工的办法。通过密封模具的办法可以保证微纳器件的加工精度,采用离心加工的方式,可以保证所加工的柔性微纳器件不含气泡从而提高器件品质,结合温度控制的手段,可以实现柔性微纳结构器件的快速加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有如下效果:
本发明可以通过密封固定微结构模板保证柔性微纳结构的形成精度。通过控制离心速度和柔性微纳结构的成型期间的腔体温度,可以保证柔性微纳结构的质量并缩短制造时间。这种方式可以被拓展用于各种柔性材料具有较广的应用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工业大学,未经浙江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9907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