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油井诱喷系统及诱喷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910499828.9 | 申请日: | 2019-06-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6534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1 |
发明(设计)人: | 饶德林;柳转阳;赵奇峰;李燕敏;李广龙;韩兵;许树琨;林强;姜宇鹏;王军飞;时梦临;袁怡菲;卞家忠;王佳林;尹淋淋;张泉;尚路野;欧毅;宋鹏;张孝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43/22 | 分类号: | E21B43/22;E21B43/24;E21B43/12;F17D1/18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赵燕力;韩嫚嫚 |
地址: | 100007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油井 系统 工艺 | ||
1.一种油井诱喷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向油管与套筒之间的环空中输入稀油并对油管内的回油进行收集的控液装置(1)、对输入所述环空中的所述稀油进行增压的加压掺液装置(4)和为所述油管内的所述回油提供抽吸力的负压抽吸装置(2),所述控液装置(1)的出液口与掺油管(6)的一端连接,所述掺油管(6)的另一端与稀油输出管(3)的一端连接,所述稀油输出管(3)的另一端伸入至所述环空内,所述加压掺液装置(4)设置在所述稀油输出管(3)上,所述控液装置(1)的回液口与回油管(7)的一端连接,所述回油管(7)的另一端与负压抽吸装置(2)的出液口连接,所述负压抽吸装置(2)的进液口与回油进管(19)的一端连接,所述回油进管(19)的另一端伸入至所述油管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井诱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液装置(1)包括多组掺稀油阀组,所述掺油管(6)通过所述控液装置(1)的出液口分别与多个稀释液输出管(24)连通,多个所述稀释液输出管(24)并联在稀油供应管(14)与输水管(21)之间,所述控液装置(1)的出液口与所述输水管(21)之间的输液管路上设置有输水阀(22),每组所述掺稀油阀组包括掺稀油阀(12)和掺稀油流量计(13),所述掺稀油阀(12)和所述掺稀油流量计(13)依次串联在所述稀油供应管(14)与所述控液装置(1)的出液口之间的输液管路上。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井诱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油管(7)通过所述控液装置(1)的回液口分别与多个油液收集管(23)连通,多个所述油液收集管(23)并联在油液计量汇管(15)与油液生产汇管(16)之间,在所述控液装置(1)的回液口与所述油液计量汇管(15)之间的输液管路上设置有计量阀(17),在所述控液装置(1)的回液口与所述油液生产汇管(16)之间的输液管路上设置有集液阀(18),所述油液计量汇管(15)与外部计量装置连接,所述油液生产汇管(16)与储油装置连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井诱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油进管(19)上设置有对所述回油进管(19)进行疏通的电加热油嘴装置(5)。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油井诱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加热油嘴装置(5)包括加热管(501)、加热套(502)、发热电极和控制所述发热电极发热的控制器(511),所述加热管(501)的内部形成有输液腔室(503),所述加热管(501)的两端对应开设有与所述输液腔室(503)连通的加热进口和加热出口,所述输液腔室(503)内靠近所述加热出口侧安装有油嘴(508),所述加热套(502)套设在所述加热管(501)的外侧,所述加热套(502)与所述加热管(501)的外壁之间形成有容液腔室(504),在所述容液腔室(504)内装有导热液,所述发热电极固定在所述容液腔室(504)内并浸没于所述导热液中,所述发热电极通过导线(512)与所述控制器(511)连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油井诱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管(501)沿水平方向设置,所述加热进口的外壁上设置有进口卡箍(506),所述加热出口的外壁上设置有出口卡箍(507)。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油井诱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套(502)上开设有与所述容液腔室(504)连通的加液口(505)。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油井诱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套(502)上开设有与所述容液腔室(504)连通的导线穿过孔,所述导线(512)通过所述导线穿过孔进入所述容液腔室(504)内,所述导线穿过孔的外侧设置有密封垫圈(513),所述密封垫圈(513)套设在所述导线(512)上并与所述加热套(502)的外壁紧密贴合。
9.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油井诱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电极包括阳极加热片(509)和阴极加热片(510),所述阳极加热片(509)和所述阴极加热片(510)对应通过阳极导线和阴极导线与所述控制器(511)的控制端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99828.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单级交流快速充电系统
- 下一篇:油田增产数据分析方法和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