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驱动力分配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910500489.1 | 申请日: | 2019-06-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88338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20 |
发明(设计)人: | 大薮干治;铃木义则;都筑勇治;井上广幸;大田原直辉;丹羽祐二;久保贵裕;品川和辉;久保亮一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捷太格特 |
主分类号: | B60K17/34 | 分类号: | B60K17/34;B60K17/354;B60R17/00 |
代理公司: | 11219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季莹;方应星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片离合器 离合器壳体 第一离合器 底壁部 轮毂 驱动力分配装置 按压 离合器轮毂 驱动力 润滑油 配置 按压机构 插通孔 导入部 驱动源 插通 腿部 输出 分配 | ||
本发明提供一种驱动力分配装置。将所输入的驱动源的驱动力向第一离合器轮毂(31)及第二离合器轮毂(32)分配并输出的驱动力分配装置(2)具有:离合器壳体(30),被输入驱动力;第一多片离合器(33),配置在离合器壳体与第一离合器轮毂之间;及第二多片离合器(34),配置在离合器壳体与第二离合器轮毂之间。按压第一多片离合器(33)的第一按压机构(5)具有:环状的按压部(541),配置于离合器壳体的底壁部(303)与第一多片离合器之间;腿部(542),插通于在底壁部形成的插通孔(303a);及润滑油导入部(543),将从第一离合器轮毂与底壁部之间的间隙供给的润滑油向第一多片离合器侧引导。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将所输入的驱动源的驱动力向多个输出旋转构件分配并输出的驱动力分配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将从驱动源输入的驱动力向多个输出旋转构件分配并输出的驱动力分配装置被使用作为车辆的差动装置。在这样的差动装置中,存在能够调节通过由多个离合器片构成的多片离合器向输出旋转构件传递的驱动力的结构。例如,参照日本特开2006-182242号公报。
日本特开2006-182242号公报记载的驱动力分配装置(后轮侧车轴差动机构)将输入到输入轴的驱动力经由锥齿轮对向空心状的轴(保持构件)传递,从该轴向筒状的离合器壳体(离合器引导件)传递。轴与离合器壳体通过花键结合而连结成不能相对旋转。在离合器壳体的内侧,右输出构件与左输出构件配置在同轴上,在离合器壳体与右输出构件之间配置有由多个右输入侧板及右输出侧板构成的右侧的多片离合器,而且在离合器壳体与左输出构件之间配置有由多个左输入侧板及左输出侧板构成的左侧的多片离合器。
在右输出构件及左输出构件形成有多个径向孔,从这些径向孔向右侧及左侧的多片离合器供给润滑油。通过该润滑油,对右输入侧板和右输出侧板、及左输入侧板和左输出侧板进行润滑,抑制磨损或发热。
在如上所述构成的驱动力分配装置中,为了向右侧及左侧的多片离合器供给更多的润滑油,可考虑增加径向孔的个数,或者增大径向孔的尺寸。然而,径向孔的个数的增加或尺寸的扩大会导致右输出构件及左输出构件的强度下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不使输出旋转构件的强度下降就能够增加向多片离合器供给的润滑油的驱动力分配装置。
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驱动力分配装置是将从驱动源输入的驱动力向第一输出旋转构件及第二输出旋转构件分配并输出的驱动力分配装置。
所述驱动力分配装置具备:
外壳构件,该外壳构件被导入有润滑油;
轴,接受所述驱动力而在所述外壳构件内旋转;
离合器壳体,与所述轴之间的相对旋转受到限制,并且具有圆筒状的圆筒部以及从所述圆筒部的轴向一端部向径向内方延伸的底壁部;
第一多片离合器,配置在所述离合器壳体的所述圆筒部与所述第一输出旋转构件之间,由多个离合器片构成;
第二多片离合器,配置在所述离合器壳体的所述圆筒部与所述第二输出旋转构件之间,由多个离合器片构成;
第一按压机构,按压所述第一多片离合器;及
第二按压机构,按压所述第二多片离合器。
所述第一多片离合器在所述离合器壳体内相比所述第二多片离合器配置于所述底壁部侧。
所述第一按压机构具有按压构件,该按压构件具有腿部和环状的按压部,该腿部插入于在所述离合器壳体的所述底壁部形成的插通孔,该按压部配置于所述底壁部与所述第一多片离合器之间。
所述按压构件具有润滑油导入部,该润滑油导入部将从所述第一输出旋转构件与所述底壁部之间的间隙供给的润滑油向所述第一多片离合器侧引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捷太格特,未经株式会社捷太格特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0048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