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H13材料锻造模具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910500933.X | 申请日: | 2019-06-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93580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03 |
发明(设计)人: | 肖开永;王永;陈正刚;周永弟;刘现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山众诚精密锻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J5/08 | 分类号: | B21J5/08;B21J5/00;B23P15/24;C21D9/00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董建林 |
地址: | 215331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锻造模具 拔长 墩粗 球化退火 真空淬火 回火 冷却 技术方案要点 奥氏体转变 抗冲击性能 热处理工艺 碳化物组织 耐磨性 热处理 易碎 力学性能 深冷处理 煤灰 管接头 马氏体 精加工 缓冷 深冷 细化 下料 锻造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H13材料锻造模具工艺,主要包括以下步骤:S1,下料,S2,锻造:对模块进行一次墩粗、一次拔长、二次墩粗、二次拔长、三次墩粗、三次拔长,最后精墩到需要尺寸,S3,冷却:将模块堆放在冷却坑内,将煤灰盖在模块上,缓冷至室温;S4,粗加工,S5,热处理:依次对模块进行球化退火、真空淬火、深冷处理和回火;S6,精加工;其技术方案要点是,采用三次墩拔和一次精墩,能够细化碳化物组织并消除其方向性,从而满足管接头锻造模具的抗冲击性能以及硬度、耐磨性的需要;采用球化退火、真空淬火、深冷、回火的热处理工艺,能够促进奥氏体转变为马氏体,提高力学性能,使组织更均匀,很好的解决模块易碎的缺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合金加工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H13材料锻造模具工艺。
背景技术
管接头质量好坏关键在于锻造技术,而锻造技术的核心在于锻造模具,锻造模具的精度以及使用寿命都影响到管接头的质量;模具的精度越高,相应的锻造出来的管接头的精度越高;通过不同的加工工序可以减轻模具的磨损量,进而提高使用寿命。
目前的管接头锻造模具多是H13钢,H13材料属于热作模具钢,是在碳工钢的基础上加入合金元素而形成的钢种,H13钢锻造模具锻造管接头的锻打寿命大多在15000次,模具在工作中承受着很大的压力和冲击载荷作用,而且冲击频率很高,模腔和高温金属接触,还要经受反复的加热和冷却,在时冷时热状态下,容易使模具的工作表面产生热疲劳裂纹,多次使用后容易发生碎裂,导致使用寿命难以提高,因此,如何提高加工精度、如何延长管接头模具的使用寿命是行业内的一大难题。
因此,需要对锻造工艺进行改进,以提升管接头模具的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H13材料锻造模具工艺,其具有能够有效提升模具使用寿命的特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H13材料锻造模具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下料:通过锯床将毛坯断切成150mm×150×100mm的模块;
S2,锻造:对模块进行一次墩粗、一次拔长、二次墩粗、二次拔长、三次墩粗、三次拔长,最后精墩到需要尺寸,锻造温度控制在780℃~1120℃,每次墩粗的压下量为6~12%,每次拔长的压下量为6~12%;
S3,冷却:将模块堆放在冷却坑内,将煤灰盖在模块上,缓冷至室温;
S4,粗加工:将锻好的模块粗加工,并加工出型腔,余量控制在1-3mm;
S5,热处理:依次对模块进行球化退火、真空淬火、深冷处理和回火;
S6,精加工:通过铣削或磨削将模块加工至尺寸为120mm×120×90mm的模具,并对型腔进行精加工。
优选的,步骤S2中的一次墩粗、一次拔长的始锻温度控制在1050℃~1120℃,终锻温度≥850℃。
优选的,步骤S2中的二次墩粗、二次拔长的始锻温度控制在820℃~950℃,终锻温度≥820℃。
优选的,步骤S2中的三次墩粗、三次拔长的始锻温度控制在840℃~960℃,终锻温度≥830℃,精墩温度≥800℃。
优选的,步骤S5中的真空淬火温度控制在1000~1060℃。
优选的,步骤S5中的深冷处理温度控制在-185℃~-170℃,介质为低温液氮,模块悬挂于液氮上方,时间控制在2-3h。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山众诚精密锻造有限公司,未经昆山众诚精密锻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0093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加氢反应器过渡段与筒体一体化锻造方法
- 下一篇:一种高效的冲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