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解质等离子抛光机及其抛光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501913.4 | 申请日: | 2019-06-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84608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30 |
发明(设计)人: | 王成勇;黄瑜;何小琳;郑李娟;丁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23F4/00 | 分类号: | C23F4/00;B24B1/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时代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438 | 代理人: | 卢浩 |
地址: | 510006 广东省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储液罐 抛光槽 出水口 进水口 抛光机 等离子抛光机 电解质 控制面板 电源柜 多参数检测仪 废液排出口 抛光液 抛光 导线连接 管道连接 科研实验 抛光加工 升降装置 制造成本 补液口 加热管 内固定 小批量 阴极板 外机 节能 加工 | ||
一种电解质等离子抛光机及其抛光方法,涉及抛光机领域,包括抛光机机架、控制面板、电源柜,抛光机机架内固定有抛光槽、储液罐和升降装置,控制面板和电源柜固定于抛光机机架外机身上,抛光槽设有抛光槽进水口、抛光槽出水口、第一废液排出口、加热管、阴极板和抛光液多参数检测仪,储液罐设有储液罐进水口、储液罐出水口、第二废液排出口和补液口,抛光槽出水口通过管道连接至储液罐进水口,抛光槽进水口通过管道至储液罐出水口,电源柜和抛光液多参数检测仪通过导线连接至控制面板,本发明可以为科研实验或小批量抛光加工提供一种结构紧凑、制造成本低、加工耗费少、功能种类多且绿色节能的电解质等离子抛光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抛光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解质等离子抛光机及其抛光方法。
背景技术
电解质等离子抛光是一种新型的抛光技术,最先由白俄罗斯米达利特国家大学科技园提出的,其基本工作原理是通过在工件和抛光液之间形成的气层,通过等离子体放电去除工件表面微观凸起作用来实现抛光。与传统抛光比较,它的电解液为低浓度的盐溶液,并可通过补充盐溶液而循环使用且不会产生有害废液,能够解决机械抛光难于加工形状复杂工件的问题,更解决化学和电化学抛光难以避免的环境污染问题。该技术适用于对金属表面抛光、去毛刺、钝化、清除氧化层、污渍和除油脂等,具有可处理任何轮廓的工件、抛光质量高、抛光时间短、环保无污染、抛光表面耐腐蚀和低应力等优点,应用前景广阔。
电解质等离子抛光相较于传统抛光技术具有无法比拟的优势,很大程度上代表了未来抛光技术的发展方向,因此越来越多的科研工作者加入到对电解质等离子抛光的研究中,目前市面上的电解质等离子抛光设备而主要是面向工业生产需求而制造的且价格昂贵,导致无法满足科研实验的要求且增加了科研实验成本,即使是用于科研实验,往往也需要进行一定的改造才能满足实验的要求,此外,工业用抛光机的抛光槽容积较大,用于科研实验还会造成不必要的电解液和电源能耗的浪费,同时做科研实验过程中在抛光液内可能会产生大量的重金属离子,不经处理就直接排放会给环境造成污染,授权公告号CN107779943B,申请日2019年04月30日,名称为《一种金属内孔等离子抛光装置及其加工方法》的发明专利,虽然解决了部分等离子抛光加工的技术问题,但仍为解决目前等离子抛光技术应用于科研领域的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电解质等离子抛光机及其抛光方法,能有效解决了现有抛光机无法进行科研实验的问题,不仅可用于对金属工件的抛光工艺参数的探索和优化实验,还能实时监测抛光实验过程中的实验参数,有利于研究电解质等离子抛光的机理,另外,也可以应用工业生产中单件或小批量的小型零件的抛光。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电解质等离子抛光机,包括抛光机机架、控制面板、电源柜,所述抛光机机架内固定有体积范围是0.017至0.020m³的抛光槽、储液罐和升降装置,所述控制面板和电源柜固定于抛光机机架外机身上,所述抛光槽设有抛光槽进水口、抛光槽出水口、加热管、阴极板和抛光液多参数检测仪,所述储液罐设有储液罐进水口和储液罐出水口,所述抛光槽出水口通过管道连接至储液罐进水口,所述抛光槽进水口通过管道至储液罐出水口,所述电源柜和抛光液多参数检测仪通过导线连接至控制面板,所述加热管和阴极板通过导线连接至电源柜。
优选的,所述抛光槽进水口通过第一管道、阀门、水泵、第二管道连接至储液罐出水口,所述抛光槽进水口通过第一管道到连接至阀门一端,阀门另一端连接至水泵一端,水泵另一端通过第二管道连接至储液罐出水口;所述抛光槽出水口通过第三管道、电磁阀、第四管道、过滤器、第五管道连接至储液罐进水口,所述抛光槽出水口通过第三管道连接至电磁阀一端,所述电磁阀另一端通过第四管道连接至过滤器一端,所述过滤器另一端通过第五管道连接至储液罐进水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工业大学,未经广东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0191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