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应用于城市综合管廊的火灾探测监控系统及其实现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502549.3 | 申请日: | 2019-06-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4629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17 |
发明(设计)人: | 蒋亚强;张泽江;荣建忠;刘军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应急管理部四川消防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8B17/06 | 分类号: | G08B17/06;G08B17/10;G08B25/00;G08B25/10;B08B5/02 |
代理公司: | 成都众恒智合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39 | 代理人: | 黄芷 |
地址: | 610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监控中心 主监控中心 火灾探测 综合管廊 监控系统 无线连接 主控制器 应用 城市地下综合管廊 火灾报警信息 人机互动界面 无线接发模块 信号传输方式 火灾探测器 火灾监控 监控控制 层级 分级 联动 传输 火灾 消防 监控 响应 指挥 | ||
1.一种应用于城市综合管廊的火灾探测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于消防主指挥室的主监控中心,设置于若干分级消防站内的次级监控中心,以及与每个次级监控中心无线连接并受到次级监控中心控制的若干火灾探测器;其中主监控中心与所有次级监控中心无线连接;所述主监控中心包括用于联动监控控制所有次级监控中心的主控制器,以及均与主控制器相连的第一无线接发模块和人机互动界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城市综合管廊的火灾探测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次级监控中心包括用于一个消防站区域内单级监控控制的控制器,以及均与控制器连接的第二无线接发模块和人机操作界面;其中,第二无线接发模块与第一无线接发模块和火灾探测器实现无线通讯,进行数据交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应用于城市综合管廊的火灾探测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火灾探测器包括用于与墙体内预埋盒卡接的底座(1),与底座(1)固定连接的外壳(2),连接于外壳(2)另一端并带有栅栏式孔缝的侧壁(3)的盖体(4),设置于外壳(2)内并将外壳(2)内部空间分成上腔(5)和下腔(6)的隔板(7),设置于隔板(7)中心的通孔(8),与隔板(7)中心固定连接且内部中空的支柱(9),设置于支柱(9)中下端用于探测温度和烟雾浓度的探头,设置于隔板(7)上并位于上腔内的微型风机(10),设置于正对微型风机(10)吸风口处的外壳上的通风孔(11),与微型风机(10)出风口连接并安装于支柱内部的通风主管道(12),沿着盖体(4)设置并与通风主管道(12)连接用于正对侧壁(3)的栅栏式孔缝出风的若干支管(13),以及安装在隔板(7)上并位于下腔(6)内的电路控制系统;其中,所述探头和微型风机(10)均通过连接线与电路控制系统电性连接;所述电路控制系统与次级监控中心的第二无线接发模块实现无线通讯,进行数据交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应用于城市综合管廊的火灾探测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控制系统包括设置于隔板(7)上的电路板(17),设置于电路板(17)上的单片机主控芯片,以及均与单片机主控芯片连接的电源模块、定时模块、第三无线接发模块、A\D数模转换模块和报警模块;其中,单片机主控芯片与微型风机电性连接,A\D数模转换模块与感烟探测器(15)和感温探测器(16)电性连接;第三无线接发模块与第二无线接发模块实现无线通讯,进行数据交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应用于城市综合管廊的火灾探测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支管(13)包括与通风主管道(12)末端连接的塑胶软管(18),设置于侧壁(3)上的出风直管(19);其中,所述出风直管(19)沿着栅栏式孔缝方向开设有条形出风口(20)。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应用于城市综合管廊的火灾探测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7)上还设置有定位装置(21),所述定位装置(21)位于上腔(5)内并与单片机主控芯片电性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应用于城市综合管廊的火灾探测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上设置有卡接扣(22),用于与预制于墙体内的预埋盒底座扣接。
8.一种应用于城市综合管廊的火灾探测监控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了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应用于城市综合管廊的火灾探测监控系统,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当城市综合管廊某处有火灾发生时,由火灾探测器上的感烟探测器和感温探测器监控到烟雾浓度和温度的变化,并由A\D数模转换模块将烟雾浓度和温度变化类的物理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将该电信号作为报警信号通过第三无线接发模块回传至次级监控中心;
步骤2:次级监控中心接收到报警信号后,次级监控中心所在的分级消防站随即采取行动,并根据火灾探测器中的定位装置,确定发出报警信号的火灾探测器所在地点,前往灭火;同时,将该报警信号通过第二无线接发模块回传至主监控中心;
步骤3:主监控中心接收到报警信号后,通过人机互动界面将该报警信号通报至所有次级监控中心,命令所有次级消防站做好准备,等待增援命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应急管理部四川消防研究所,未经应急管理部四川消防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02549.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