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Vc脂质体水凝胶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505376.0 | 申请日: | 2019-06-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50495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9-08 |
发明(设计)人: | 刘玮琳;许贤康;韩剑众;董露;姚怡心;李可暄;张晨曦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工商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K9/127 | 分类号: | A61K9/127;A23L29/281;A23L29/00;A23L33/15;A23P10/30;A23P10/35 |
代理公司: | 浙江千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46 | 代理人: | 黎双华;李欣玮 |
地址: | 310018 浙江省杭***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vc 脂质体 凝胶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Vc脂质体水凝胶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的Vc脂质体水凝胶包含的组分和配比如下:磷脂:5‑10mg/mL;胆固醇:1‑4mg/mL;k‑卡拉胶:4‑8mg/mL;WPI:0.6‑1.0wt%;氯化钠:0.01‑0.15M;谷氨酰胺转氨酶:8‑12U/mL;HEPES缓冲液:8‑12mM。本发明的Vc脂质体水凝胶安全无毒,且提高了脂质体的稳定性与Vc的二次缓释功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食品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Vc脂质体水凝胶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脂质体是由两亲性分子在水中通过自组装而形成的微囊泡球体,通常由磷脂组成。20世纪60年代,英国学者Bangham等将磷脂分散在水中后发现,磷脂可自发形成多层的封闭式囊泡结构,并将其命名为脂质体(liposome)。鉴于其较高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降解性、尺寸可调控性和表面可修饰等优点,在过去的几十年里,脂质体的研究已从提高靶向药物和基因治疗的效率,发展到最近在食品工业对疏水性和亲水性营养素的包埋,如功能性脂类、抗氧化剂、酶与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脂质体作为一种口服运载系统,可提高其包埋物的稳定性和生物利用率,并且达到定时、定位释放的目的。然而,由于传统脂质体一般由卵磷脂和胆固醇等组成,易受环境压力影响,稳定性较差,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它的应用;同时,脂质体进入人体消化系统后易被分解,被包埋物提前释放,生物利用性降低。
水凝胶是以水为溶剂、亲水性多糖或蛋白为分散介质所形成的胶状物,是一种高分子三维空间网络体系,其性质柔软、能在水中溶胀、吸水量大而又不溶解,并维持自身三维立体结构,同时退溶胀后具有结构记忆功能,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医药伤口敷料、药物释放载体、水土保湿、化妆品等领域。但是,传统水凝胶温度响应缓慢、力学性能差且难以降解、外观易结块。由此,本发明将脂质体和水凝胶结合制备成脂质体水凝胶,以期在提高水凝胶生物相容性的同时,增强脂质体的稳定性,达到脂质体包埋、水凝胶运载双层控释营养物的目的。
目前,李日旺等以磷脂酰胆碱和胆固醇为原料制备脂质体,再与改性的壳聚糖制备脂质体水凝胶,从而改善脂质体稳定性。在医药学领域,李伟泽等采用了薄膜分散法制备黄藤素柔性纳米脂质体,并将其制备成水凝胶贴剂,作为治疗奶牛乳房炎的一种新型高效透皮给药制剂,相比传统贴剂,具有药物透皮吸收效率高、黏附性良好、使用方便的优势。Kechai等制备透明质酸脂质体凝胶以持续将肾上腺皮质激素递送至人体内耳。另外,Burchacka等制备了含有壬二酸的脂质体水凝胶,减少治疗痤疮药物对皮肤的刺激,增强生物利用度。但在食品领域,仍鲜有关于脂质体水凝胶的研究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Vc脂质体水凝胶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以k-卡拉胶与分离乳清蛋白(WPI)为原料得到一种新型的Vc脂质体水凝胶,以解决现有脂质体普遍存在稳定性低,包埋物释放快等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的目的,本发明采取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Vc脂质体水凝胶,所述Vc脂质体水凝胶包括如下组分:
磷脂、胆固醇、k-卡拉胶、分离乳清蛋白(WPI)、Vc、氯化钠、谷氨酰胺转氨酶、以及HEPES缓冲液;
上述组分在Vc脂质体水凝胶中的配比如下:
磷脂:5-10mg/mL;胆固醇:1-4mg/mL;k-卡拉胶:4-8mg/mL;WPI:0.6-1.0wt%;氯化钠:0.01-0.15M;谷氨酰胺转氨酶:8-12U/mL;HEPES缓冲液:8-12mM。
优选的,磷脂:7-9mg/mL;胆固醇:2-3mg/mL;k-卡拉胶:3-7mg/mL;WPI:0.7-0.9wt%,氯化钠:0.08-0.12M,谷氨酰胺转氨酶:9-11U/mL。
优选的,所述磷脂与胆固醇的质量比为4-8:1;更优选的,所述磷脂与胆固醇的质量比为3-7: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工商大学,未经浙江工商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0537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使油炸食品减油保水的复合可食涂膜及制备方法
- 下一篇:虫草粉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