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钢筋埋弧对焊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910506676.0 | 申请日: | 2019-06-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7643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02 |
发明(设计)人: | 郭二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郭二波 |
主分类号: | B23K9/18 | 分类号: | B23K9/18;B23K9/28;B23K9/32 |
代理公司: | 北京酷爱智慧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14 | 代理人: | 王莹 |
地址: | 454571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钢筋 上夹头 焊机 对焊 埋弧 引弧 熔化 正极 安装夹具 回收焊剂 金属溶液 施加压力 液态金属 向下压 有效地 正负极 断开 焊渣 联通 熔池 下压 上行 挤出 观察 改造 检查 成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钢筋埋弧对焊工艺,在完成准备工作和安装夹具后,将焊机的正负极分别与上、下钢筋联通,操作上夹头将上钢筋上提3‑5mm进行引弧,引弧成功后再上行7‑10mm,再待有金属溶液后操作上夹头将上钢筋缓慢下压,并观察熔池,当上、下钢筋熔化总长度达到2‑2.5cm时,操作上夹头迅速将上钢筋向下压,挤出焊渣和液态金属,并施加压力,断开焊机正极,最后回收焊剂检查焊包品质即可。从而有效地确保了钢筋对接的品质,具有改造容易、操作方便等特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焊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钢筋埋弧对焊工艺。
背景技术
目前,建筑工地上经常需要把两根钢筋连接在一起,其连接方式主要有搭接、螺纹套筒连接、闪光焊对焊、埋弧对焊等方式。其中竖向钢筋的对接主要采用埋弧对焊,其具有设备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等优点。专利文献CN2053963U公开了一种手提式钢筋埋弧对焊机,并在说明书中详细记载了其使用方法,现有的钢筋埋弧对焊多采用该专利文献中记载的设备和方法。
但是,实际使用中,对于上下钢筋熔化到何种程度即可将上钢筋迅速下压,只能依靠操作人员的经验,导致焊接品质不一致,尤其是对于经验不够丰富的操作人员,钢筋对接的品质则无法得到保证。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钢筋埋弧对焊工艺,用于提高钢筋对接的品质。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钢筋埋弧对焊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准备工作,清除待对接的上、下钢筋上的杂物、油污、水渍,检查焊机地线是否连接;
步骤二、安装夹具,将夹具的下夹头固定在下钢筋上、将上钢筋固定在上夹头内,并调整上、下钢筋端头相抵、肋筋对齐;
步骤三、准备焊接,在上、下钢筋对接处安装焊剂盒,并向焊剂盒内填充焊剂,震动使焊剂均匀踏实;
步骤四:焊接,将焊机的正负极分别与上、下钢筋联通,操作上夹头将上钢筋上提3-5mm进行引弧,引弧成功后再上行7-10mm,再待有金属溶液后操作上夹头将上钢筋缓慢下压,并观察熔池,当上、下钢筋熔化总长度达到2-2.5cm时,操作上夹头迅速将上钢筋向下压,挤出焊渣和液态金属,并施加压力,断开焊机正极;
步骤五:焊接结束,打开焊剂盒,回收剩余焊剂,待焊包自然冷却后清理焊渣。
上述方法通过调整钢筋埋弧对焊工艺,在上、下钢筋熔化总长度达到2-2.5cm时,操作上钢筋下压并施加顶锻力,从而有效地确保了钢筋对接的品质,对于经验不足的操作人员,可以有效提高钢筋对接的效率。
在步骤三中,安装焊剂盒之前,先在焊剂盒底部固定挡片,所述挡片由圆形丁基胶片构成,在挡片上开有圆形的安装孔,所述安装孔的直径比下钢筋的直径小,并且挡片上开有自外圆贯通至安装孔的切缝,所述切缝正对焊剂盒的开口,并且挡片外圆开有位于切缝两边的缺口。这样设置挡片,一方面可以对焊剂盒底部缺口与下钢筋之间的缝隙进行封堵,避免焊剂漏出;另一方面可以利用挡片与下钢筋表面的摩擦力,将焊剂盒直接定位在下钢筋上,避免采用传统的缠绕布条的操作,有效提高工作效率。
所述挡片用胶水粘贴固定在焊剂盒底部。挡片在焊剂盒底部的固定稳定可靠。
步骤三中,踏实均匀后的焊剂埋过上下钢筋对接处1cm。有利于观察熔池的形成和钢筋熔化的情况。
步骤四中,观察熔池时,确定烧红的焊剂是否均匀在上钢筋四周,如不均匀,则将发黑的部分焊剂抹除。通过观察和确保烧红的焊剂在上钢筋四周均匀,可以有效地避免“偏包”缺陷的产生,有利于提高钢筋对接的品质。
如上、下钢筋直径不同,在较小钢筋对应的夹头内设置垫片。设置垫片,有利于确保变径连接的上、下钢筋同轴。
作为优选,采用焊机为电子直流焊机,焊剂为HJ431焊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郭二波,未经郭二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0667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