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靶向PLK1的siRNA及其在制备肿瘤治疗药物中的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910509844.1 | 申请日: | 2019-06-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8049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5 |
发明(设计)人: | 胡荣宽;张紫楠;张佩琢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吉玛基因股份有限公司;苏州吉诺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N15/113 | 分类号: | C12N15/113;A61K31/713;A61P3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5 | 代理人: | 关畅 |
地址: | 215123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靶向 plk1 sirna 及其 制备 肿瘤 治疗 药物 中的 应用 | ||
1.核酸分子,为PLK1-446、PLK1-1744、PLK1-1177、PLK1-1583、PLK1-400、PLK1-821或PLK1-1483;
所述PLK1-446由序列1所示的单链核酸分子和序列2所示的单链核酸分子形成;
所述PLK1-1744由序列3所示的单链核酸分子和序列4所示的单链核酸分子形成;
所述PLK1-1177由序列5所示的单链核酸分子和序列6所示的单链核酸分子形成;
所述PLK1-1583由序列7所示的单链核酸分子和序列8所示的单链核酸分子形成;
所述PLK1-400由序列9所示的单链核酸分子和序列10所示的单链核酸分子形成;
所述PLK1-821由序列11所示的单链核酸分子和序列12所示的单链核酸分子形成;
所述PLK1-1483由序列13所示的单链核酸分子和序列14所示的单链核酸分子形成。
2.权利要求1所述的核酸分子的衍生物,为如下(1)或(2)或(3)或(4):
(1)将权利要求1所述的核酸分子删除或增加一个或几个核苷酸,得到的与所述核酸分子具有相同功能的核酸分子的衍生物;
(2)将权利要求1所述的核酸分子进行核苷酸取代或修饰,得到的与所述核酸分子具有相同功能的核酸分子的衍生物;
(3)将权利要求1所述的核酸分子的骨架改造为硫代磷酸酯骨架,得到的与所述核酸分子具有相同功能的核酸分子的衍生物;
(4)将权利要求1所述的核酸分子连接信号分子和/或活性分子和/或功能基团,得到的与所述核酸分子具有相同功能的核酸分子的衍生物。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衍生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衍生物为P446-1、P446-2、P446-4、P446-5、P446-6、P446-7、P446-10、P446-11、P446-12、P446-13、P446-14、P446-15、PLK1-446-LNA、P446-3、P446-8、PLK1-1177-LNA或PLK1-1744-LNA;
所述P446-1由序列1所示的单链核酸分子和序列2所示的单链核酸分子形成,且所述序列1所示的单链核酸分子5’末端第1至3位核苷酸、所述序列2所示的单链核酸分子5’末端第1至3位核苷酸和3’末端第1至3位核苷酸均为2'-O-甲基核糖核苷酸,且所述序列1所示的单链核酸分子5’末端连续3个磷酸酯键、所述序列2所示的单链核酸分子5’末端连续3个磷酸酯键和3’末端连续3个磷酸酯键均为硫代磷酸酯键;
所述P446-2由序列1所示的单链核酸分子和序列2所示的单链核酸分子形成,且所述序列1所示的单链核酸分子5’末端第1至3位核苷酸、所述序列2所示的单链核酸分子5’末端第1至3位核苷酸和3’末端第1至3位核苷酸均为2'氟代核糖核苷酸,且所述序列1所示的单链核酸分子5’末端连续3个磷酸酯键、所述序列2所示的单链核酸分子5’末端连续3个磷酸酯键和3’末端连续3个磷酸酯键均为硫代磷酸酯键;
所述P446-4由序列1所示的单链核酸分子和序列2所示的单链核酸分子形成,且所述序列1所示的单链核酸分子第7位核苷酸为锁核酸,且所述序列1所示的单链核酸分子5’末端连续3个磷酸酯键、所述序列2所示的单链核酸分子5’末端连续3个磷酸酯键和3’末端连续3个磷酸酯键均为硫代磷酸酯键;
所述P446-5由序列1所示的单链核酸分子和序列2所示的单链核酸分子形成,且所述序列1所示的单链核酸分子第7位核苷酸为锁核酸,且所述序列1所示的单链核酸分子5’末端第1至3位核苷酸、所述序列2所示的单链核酸分子5’末端第1至3位核苷酸和3’末端第1至3位核苷酸均为2'-O-甲基核糖核苷酸,且所述序列1所示的单链核酸分子5’末端连续3个磷酸酯键、所述序列2所示的单链核酸分子5’末端连续3个磷酸酯键和3’末端连续3个磷酸酯键均为硫代磷酸酯键;
所述P446-6由序列1所示的单链核酸分子和序列2所示的单链核酸分子形成,且所述序列1所示的单链核酸分子第7位核苷酸为锁核酸,且所述序列1所示的单链核酸分子5’末端第1至3位核苷酸、所述序列2所示的单链核酸分子5’末端第1至3位核苷酸和3’末端第1至3位核苷酸均为2'氟代核糖核苷酸,且所述序列1所示的单链核酸分子5’末端连续3个磷酸酯键、所述序列2所示的单链核酸分子5’末端连续3个磷酸酯键和3’末端连续3个磷酸酯键均为硫代磷酸酯键;
所述P446-7由序列1所示的单链核酸分子和序列2所示的单链核酸分子形成,且所述序列1所示的单链核酸分子5’末端第9位核苷酸、第11至13位核苷酸和第15位核苷酸均为2'-O-甲基核糖核苷酸;
所述P446-10由序列1所示的单链核酸分子和序列2所示的单链核酸分子形成,且所述序列2所示的单链核酸分子第7位核苷酸为锁核酸;
所述P446-11由序列1所示的单链核酸分子和序列2所示的单链核酸分子形成,且所述序列2所示的单链核酸分子第7位核苷酸为锁核酸,且所述序列1所示的单链核酸分子5’末端连续3个磷酸酯键、所述序列2所示的单链核酸分子5’末端连续3个磷酸酯键和3’末端连续3个磷酸酯键均为硫代磷酸酯键;
所述P446-12由序列1所示的单链核酸分子和序列2所示的单链核酸分子形成,且所述序列1所示的单链核酸分子5’末端第1至3位核苷酸、所述序列2所示的单链核酸分子5’末端第1至3位核苷酸和3’末端第1至3位核苷酸均为2'-O-甲基核糖核苷酸,且所述序列2所示的单链核酸分子第7位核苷酸为锁核酸,且所述序列1所示的单链核酸分子5’末端连续3个磷酸酯键、所述序列2所示的单链核酸分子5’末端连续3个磷酸酯键和3’末端连续3个磷酸酯键均为硫代磷酸酯键;
所述P446-13由序列1所示的单链核酸分子和序列2所示的单链核酸分子形成,且所述序列1所示的单链核酸分子5’末端第1至3位核苷酸、所述序列2所示的单链核酸分子5’末端第1至3位核苷酸和3’末端第1至3位核苷酸均为2'氟代核糖核苷酸,且所述序列2所示的单链核酸分子第7位核苷酸为锁核酸,且所述序列1所示的单链核酸分子5’末端连续3个磷酸酯键、所述序列2所示的单链核酸分子5’末端连续3个磷酸酯键和3’末端连续3个磷酸酯键均为硫代磷酸酯键;
所述P446-14由序列1所示的单链核酸分子和序列2所示的单链核酸分子形成,且所述序列1所示的单链核酸分子5’末端第9位核苷酸、第11至13位核苷酸和第15位核苷酸均为2'-O-甲基核糖核苷酸,且所述序列2所示的单链核酸分子第7位核苷酸为锁核酸;
所述P446-15由序列1所示的单链核酸分子和序列2所示的单链核酸分子形成,且所述序列1所示的单链核酸分子5’末端第1至3位核苷酸、第9位核苷酸、第11至13位核苷酸、第15位核苷酸,所述序列2所示的单链核酸分子5’末端第1至3位核苷酸和3’末端第1至3位核苷酸均为2'-O-甲基核糖核苷酸,且所述序列2所示的单链核酸分子第7位核苷酸为锁核酸,且所述序列1所示的单链核酸分子5’末端连续3个磷酸酯键、所述序列2所示的单链核酸分子5’末端连续3个磷酸酯键和3’末端连续3个磷酸酯键均为硫代磷酸酯键;
所述PLK1-446-LNA由序列1所示的单链核酸分子和序列2所示的单链核酸分子形成,且所述序列1所示的单链核酸分子中的所有碱基U均为锁核酸,且所述序列1所示的单链核酸分子5’末端进行胆固醇修饰;
所述P446-3由序列1所示的单链核酸分子和序列2所示的单链核酸分子形成,且所述序列1所示的单链核酸分子第7位核苷酸为锁核酸;
所述P446-8由序列1所示的单链核酸分子和序列2所示的单链核酸分子形成,且所述序列1所示的单链核酸分子第9位核苷酸、第11位核苷酸和第15位核苷酸均为锁核酸;
所述PLK1-1744-LNA由序列3所示的单链核酸分子和序列4所示的单链核酸分子形成,且所述序列3所示的单链核酸分子中的所有碱基U均为锁核酸,且所述序列3所示的单链核酸分子5’末端进行胆固醇修饰;
所述PLK1-1177-LNA由序列5所示的单链核酸分子和序列6所示的单链核酸分子形成,且所述序列5所示的单链核酸分子中的所有碱基U均为锁核酸,且所述序列5所示的单链核酸分子5’末端进行胆固醇修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吉玛基因股份有限公司;苏州吉诺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吉玛基因股份有限公司;苏州吉诺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09844.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