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瑶药材益母姜二氯甲烷部位HPLC指纹图谱的建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510442.3 | 申请日: | 2019-06-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6152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0 |
发明(设计)人: | 王志萍;黄杰连;黎芳;苏佳昇;李晓霞;蒋雅娴;刘笑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中医药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30/88 | 分类号: | G01N30/88;G01N30/86 |
代理公司: | 南宁市来来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5118 | 代理人: | 来光业 |
地址: | 530200 广西壮***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药材 益母姜 二氯甲烷 部位 hplc 指纹 图谱 建立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瑶药材益母姜二氯甲烷部位HPLC指纹图谱的建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制备供试品溶液,(2)以薯蓣皂苷元为标准品,制备对照品溶液,(3)HPLC检测:记录95min内的HPLC图谱。(4)对多个供试品进行检测,利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软件,通过多点校正的方法对所有色谱峰进行匹配,将自动生成对照指纹图谱R作为对照指纹图谱。本发明通过建立益母姜的指纹图谱,能够较全面地反映益母姜所含成分的相对关系,还可以有效地对不同产地的药材进行准确区分,更好地对其质量进行评价和控制,有利于促进广西瑶药益母姜的开发和利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药材指纹图谱技术领域,具体是瑶药材益母姜二氯甲烷部位HPLC指纹图谱的建立方法。
背景技术
益母姜为姜科植物闭鞘姜
益母姜的性味、毒性、产地加工方面,各典籍记载不一,历版《中国药典》和瑶药标准中均未收载本品,缺乏统一的标准,这就容易造成本品性味、产地加工方法的混乱,药材的质量难以得到有效控制,从而影响其临床疗效。国内的乔春峰和苏新民等分别开展了闭鞘姜类药材的鉴别研究和傣药材闭鞘姜质量研究,Pratap Singh等也对印度当地的闭鞘姜进行了生药学研究。然而本发明人通过对比发现,瑶药材益母姜与闭鞘姜虽为同一基源药材,但因各地区的气候、土质不同等原因,益母姜的内含物存在较大差异,使得已有的鉴别方法不能对益母姜药材的质量进行有效控制,无法对广西地区益母姜药材的质量进行准确评价。瑶药益母姜应用广泛,但因缺乏规范可行的质量评价方法,使得其疗效差异较大,影响其进一步开发和利用。
中药的指纹图谱是具有高度专属性的一种特征图谱,能够比较全面地表征药材成分的相对关系,目前已经成为公认的质量控制的有效手段。同一基原药材的生长环境、采收季节以及贮藏条件不同,其指纹图谱也会有所差别。
目前国内外现有技术中尚无益母姜指纹图谱的相关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瑶药材益母姜的质量评价方法,通过建立益母姜的指纹图谱,能够较全面地反映益母姜所含成分的相对关系,还可以有效地对不同产地的药材进行准确区分,更好地对其质量进行评价和控制,促进广西瑶药益母姜的开发和利用。
为了有效控制瑶药材益母姜的质量,本发明对广西11批不同产地益母姜药材的原植物形态、药材性状、显微特征、薄层鉴别、项目检查、含量测定等方面进行质量评价,建立其质量标准,为广西瑶药材益母姜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科学的依据。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瑶药材益母姜二氯甲烷部位HPLC指纹图谱的建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制备供试品溶液:准确称取益母姜药材2.0000 g,精密加入体积分数为70%的乙醇溶液50ml,称定重量,超声60 min,放冷后称重,补足减失的重量,滤过,滤液精密加入3mol/ml的盐酸溶液20 ml,水浴回流2 h,放冷后,用质量分数为40%的氢氧化钠溶液调至中性,水浴蒸干,残渣用30 ml热水溶解并转移至分液漏斗中以二氯甲烷萃取,萃取2次,每次30 ml,合并二氯甲烷部分,挥干,残渣用甲醇定容至10 ml棕色容量瓶中,进样前以0.22 µm有机滤膜滤过,即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中医药大学,未经广西中医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1044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