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叶片泵定子内表面热处理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910514186.5 | 申请日: | 2019-06-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4048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7 |
发明(设计)人: | 吴坚锋;郑昌马;刘培学;郑炳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永灵液压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3C8/32 | 分类号: | C23C8/32;F04C15/00;C04B35/52;C04B35/64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正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08 | 代理人: | 王乾 |
地址: | 317399 浙江省台***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叶片泵 定子 表面 热处理 工艺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叶片泵定子内表面热处理工艺,包括:装炉,将叶片泵定子装入加热炉;加热升温,加热炉在4‑5h内升温至880‑900℃并保温3‑4h后随炉冷却至450‑500℃,再于4‑5h内升温至910‑920℃并保温2.5‑3.5h;离子氮化,加热炉内抽真空使得气压降低至15‑16Pa,再以80‑100 L/h的速度朝向加热炉内的叶片泵定子内表面充入氨气,并经过6‑8h停止;淬火处理,将叶片泵定子放入到淬火液中冷却至500‑550℃后转至冷却油中冷却至200‑300℃;回火处理,待加热炉内的温度降低至400℃以下后将叶片泵定子重新装炉,之后进行升温;渗碳,朝加热炉内的叶片泵定子内表面滴加甲醇、充入丙烷气体;真空冷却,将叶片泵定子从加热炉内取出并置于真空状态下自然冷却至室温。本发明具有提高叶片泵定子内表面硬度的优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叶片泵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叶片泵定子内表面热处理工艺。
背景技术
中国专利CN101619720B公开了一种叶片泵的石墨定子的加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挤射成型:将石墨粉预热至90-110℃,然后注入铸模中压铸成型得到坯料,铸模的温度大约为180℃,成型压力在40Mpa以上,该铸模的型腔尺寸依照石墨定子的尺寸形状再以一定的收缩率及拔模斜度计算而得;b.定型处理:将该坯料从铸模中取出后马上在其内孔中套入芯模,该芯模的外周的形状及尺寸与石墨定子的内腔的形状、尺寸相同,然后在常温下放置约10小时,再取出芯模;c.热处理:将定型后的产品放入烤箱内,将烤箱温度慢慢升高至140-160℃,保温3-4小时,随箱冷却至常温后,再缓慢加温至190-210℃,保温3-4小时,随箱冷却至常温后取出;d.后加工:对经热处理后的产品的外圆进行磨削,以磨掉其锥度使其尺寸与石墨定子的外圆尺寸一致。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叶片泵在工作时,转子带动叶片转动时,叶片的顶部紧贴于定子的内表面上,使得定子的内表面与叶片之间产生磨擦,定子内表面受损,但上述叶片泵的定子在加工过程中进行热处理的方式无法满足叶片泵定子内表面强度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叶片泵定子内表面热处理工艺,具有提高叶片泵定子内表面硬度的优势。
本发明的上述发明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叶片泵定子内表面热处理工艺,包括:
步骤S1,装炉,将叶片泵定子装入加热炉内;
步骤S2,加热升温,加热炉在4-5h内升温至880-900℃并保温3-4h后随炉冷却至450-500℃,再于4-5h内升温至910-920℃并保温2.5-3.5h;
步骤S3,离子氮化,先对加热炉内抽真空使得加热炉内的气压降低至15-16Pa,再以80-100L/h的速度朝向加热炉内的叶片泵定子内表面充入氨气,并经过6-8h停止;
步骤S4,淬火处理,将叶片泵定子从加热炉内取出并放入到淬火液中冷却至500-550℃后转至冷却油中冷却至200-300℃;
步骤S5,回火处理,待加热炉内的温度降低至400℃以下后将叶片泵定子重新装炉,之后进行升温;
步骤S6,渗碳,朝加热炉内的叶片泵定子内表面滴加甲醇、充入丙烷气体;
步骤S7,真空冷却,将叶片泵定子从加热炉内取出并置于真空状态下自然冷却至室温。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对叶片泵定子内表面进行热处理时,将叶片泵定子放入加热炉内并加热至一定的温度后,向加热炉内充入氨气,氨气在加热炉内分解并形成氮阳离子,所形成的氮阳离子进入到叶片泵定子的内表面并形成渗氮层,之后进行淬火回火处理后,使得形成渗氮层更加稳定;这种向叶片泵定子内表面充入氨气以进行离子渗氮处理后,有利于提高叶片泵定子内表面的硬度及强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永灵液压机械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永灵液压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1418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