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同时检测HBA1/2和HBB基因突变的试剂盒和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910514793.1 申请日: 2019-06-13
公开(公告)号: CN112080558A 公开(公告)日: 2020-12-15
发明(设计)人: 毛爱平;韩晋;张晓杰;张建光 申请(专利权)人: 北京贝瑞和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C12Q1/6883 分类号: C12Q1/6883;C12Q1/6858;C12Q1/6869;C12N15/11
代理公司: 北京市金杜律师事务所 11256 代理人: 孟凡宏;谢燕军
地址: 102299 北京市昌平区*** 国省代码: 北京;1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同时 检测 hba1 hbb 基因突变 试剂盒 方法
【说明书】:

发明涉及一种同时检测HBA1/2和HBB基因突变的试剂盒和方法,其中所述试剂盒包括以下试剂:(1)用于多重PCR扩增HBA1/2和HBB基因片段的试剂;和(2)用于构建PacBio文库的试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PacBio长读长测序平台同时检测 HBA1/2和HBB基因突变的方法,以及适用于此方法的试剂盒。

背景技术

血红蛋白(Hemoglobin,简称Hb)是红细胞内运输氧的特殊蛋白质。成年人血红蛋白(Adult Hemoglobin,简称HbA)是由两对α-珠蛋白和两对β-珠蛋白组成的四聚体。α-珠蛋白或β-珠蛋白的合成缺失或不足会导致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又称地中海贫血。由α-珠蛋白基因突变引起的α珠蛋白缺失或不足称为α- 地中海贫血(简称α-地贫);由β-珠蛋白基因突变引起的β珠蛋白缺失或不足称为β-地中海贫血(简称β-地贫)。地贫是世界上最常见的单基因遗传病,属常染色体隐性遗传,主要分布在地中海沿岸和东南亚国家等。

人源α-珠蛋白(alpha-globin)基因簇位于16号染色体,共包含7个基因位点:5’-zeta-pseudozeta-mu-psedudoalpha-1- alpha-2-alpha-1-theta-3’。其中只有HBA1(alpha-1)和HBA2 (alpha-2)两个基因在胚胎和成年人中具有编码珠蛋白的能力,其他均为假基因或预测基因,或只在胚胎发育早期翻译表达珠蛋白。HBA1和HBA2基因的编码区域完全相同,在5’非编码区 (UTR)和内含子区域有少量碱基的不同,主要的差别集中在 3’UTR。HBA1和HBA2基因的突变包括缺失型和非缺失型突变。目前已经发现约50种α-珠蛋白基因簇区域的缺失可导致α-珠蛋白表达的减低或缺失,其中最常见的三种缺失型是-α3.7、-α4.2和--SEA。如图1所示,HBA1和HBA2基因区域和附近有两个约 4Kb的进化上高度同源区域,按照序列可分为X/Y/Z和 X2/Y2/Z2。Z和Z2区域相隔3.7Kb,两个区域之间的重组会导致α-珠蛋白基因缺失1个拷贝,产生-α3.7缺失型突变。X和X2区域相隔4.2Kb,两个区域之间的重组也会导致α-珠蛋白基因缺失 1个拷贝,产生-α4.2缺失型突变。而--SEA缺失区域超过19Kb,包含α-珠蛋白基因簇中HBA1和HBA2在内的多个基因。目前全球已报道至少70种导致点α-珠蛋白表达降低或缺失的点突变,其中在中国最常见的三种点突变类型是位于HBA2基因上的QS、CS和WS。

人源β-珠蛋白(beta-globin)基因簇位于11号染色体,共包含5个基因位点:5’-epsilon-gamma-G-gamma-A-delta-beta -3’。其中只有HBB(beta)基因在成年人中编码珠蛋白,其他四个基因均在胚胎发育过程中表达,或者在成年人中表达量非常低。HBB基因的突变主要是非缺失型突变,包括单点突变,小的插入和缺失等。目前全球已经有超过300种HBB基因的突变被报道,但是其中会引起90%人群的β-珠蛋白表达缺失或减少的常见突变为40种左右。引起β-珠蛋白表达减少的突变主要集中在HBB基因区域,通过影响转录、RNA加工、mRNA剪接和翻译等来降低β-珠蛋白的表达。在中国,最主要的17种突变占HBB 基因致病性突变的95%以上,包括-32(C-A)、-30(T-C)、-29(A-G)、 -28(A-G)、Cap+40-43(-AAAC)、Int(T-G)、CD14/15(+G)、 CD17(A-T)、CD26(G-A)、CD27/28(+C)、CD31(-C)、 CD41/42(-TCTT)、CD43(G-T)、CD71/72(+A)、IVS-I-1(G-T, G-A)、IVS-I-5(G-C)和IVS-II-654(C-T)。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贝瑞和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北京贝瑞和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1479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