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全血DNA提取用纳米生物磁珠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515436.7 | 申请日: | 2019-06-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0617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5 |
发明(设计)人: | 齐存森;高祥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洛阳爱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N15/10 | 分类号: | C12N15/10 |
代理公司: | 洛阳公信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20 | 代理人: | 时亚娟 |
地址: | 471000 河南省洛阳市中国(河南)自由贸易试验***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dna 提取 纳米 生物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全血DNA提取的纳米生物磁珠的制备方法,属于生物工程领域;其制备过程包含以下步骤:步骤1:纳米四氧化三铁颗粒制备;步骤2:将磁性纳米Fe3O4颗粒沉积在聚苯乙烯微球上;步骤3:表面包被聚乙烯醇,并用戊二醛进行封闭。所制备出的磁珠,其粒径均一,磁响应性能强,用于全血DNA提取可以得到高质量的DNA样本,尤其在去除样本中的无机盐杂质方面表现优异。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工程领域,涉及纳米生物磁珠,具体地,涉及一种全血DNA提取用纳米生物磁珠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DNA提取技术的不断完善和发展,磁珠法提取技术慢慢兴起,作为提取的核心材料生物纳米磁珠逐渐被人们所熟知。因为DNA提取是所有后续研究的第一步,所以DNA提取的效率和效果直接影响后续的研究。生物纳米磁珠是由磁性材料与高分子材料通过化学或物理方法复合 而成的一种具有众多优异性能的功能材料。
生物纳米磁珠作为近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磁性材料,不但具有纳米效应,即表面 效应、小尺寸效应、宏观量子隧道效应和体积效应,还具有磁学性质,如超顺磁性与高磁化率等特性。其应用已经从传统的技术领域发展到高新技术领域,从单纯的磁学范围扩展到与磁学相关的交叉学科领域。以核酸分离领域应用最为广泛。
生物纳米磁珠虽然在生物医药领域应用日益广泛,但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国外品牌的生物纳米磁珠在生物领域使用较为成熟,但其价格较高,以毫升计价,通常是国产的5~6倍,国产磁珠由于不能掌握制作磁珠的核心制备技术,制备的纳米磁珠颗粒尺寸有一定尺寸分布 ,并且生物相容性差,而且,还存在分散性差、改性过程中强磁性难以保持和功能化程度偏低等缺点。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全血DNA提取用纳米生物磁珠的制备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具体方案为:
一种全血DNA提取用纳米生物磁珠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步骤:
步骤一:纳米四氧化三铁颗粒制备
分别配制浓度均为0.05~5mol/L的Fe3+盐溶液和Fe2+盐溶液,按照Fe3+与Fe2+物质的量的比为1.3~2.2混合,通入惰性气体除氧30min;加入表面活性剂,调整反应体系温度至60~70℃,得混合液;向混合液中滴加质量浓度为25%氨水至PH值为10~11,保持70~80℃反应3~6h,冷却至室温后,磁分离出黑色沉淀,依次用质量浓度为1%氨水、体积百分比浓度为50%乙醇及去离子水洗涤沉淀物数次至中性;-10~-20℃冷冻干燥24~48h,得到超顺磁性Fe3O4纳米颗粒;
步骤二:将超顺磁性Fe3O4纳米颗粒沉积在聚苯乙烯微球上
取10~200g聚苯乙烯微球,分散在5L乙醇水溶液中,超声搅拌3~15h,保持温度不低于50℃;加入表面活性剂100~300ml,加入步骤一所得到的超顺磁性Fe3O4纳米颗粒10~200g,降低温度至20℃以下并保持1~3h;磁分离出沉淀,向沉淀中加入稀盐酸,搅拌2~5h,然后用超纯水洗涤至溶液呈中性,-10~-20℃冷冻干燥24~48h,得到Fe3O4@苯乙烯磁性纳米颗粒;
步骤三:表面包被聚乙烯醇,并用戊二醛进行封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洛阳爱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洛阳爱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1543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