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粒度和晶习可控的苯乙酰-7-氨基-3-脱乙酰氧基头孢烷酸的结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517514.7 | 申请日: | 2019-06-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05374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26 |
发明(设计)人: | 孙华;刘宝树;韩康;张军立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D501/12 | 分类号: | C07D501/12;C07D501/22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国为知识产权事务所 13120 | 代理人: | 李坤 |
地址: | 050018 ***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粒度 可控 乙酰 氨基 头孢 结晶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粒度和晶习可控的苯乙酰‑7‑氨基‑3‑脱乙酰氧基头孢烷酸的结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苯乙酰‑7‑氨基‑3‑脱乙酰氧基头孢烷酸粗品加入氨水中,混合均匀,过滤,得苯乙酰‑7‑氨基‑3‑脱乙酰氧基头孢烷酸溶液;于5‑30℃,90‑180r/min的搅拌条件下,向所述苯乙酰‑7‑氨基‑3‑脱乙酰氧基头孢烷酸溶液加入盐酸,调节pH至1.5‑3.0,养晶1‑5h,得苯乙酰‑7‑ADCA。本发明提供的苯乙酰‑7‑ADCA的制备方法,制得的苯乙酰‑7‑ADCA的纯度可达99.7%,晶习为长棒状或针状,具有晶习完整、纯度高、流动性好、不易聚结等优点,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药化工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粒度和晶习可控的苯乙酰-7-氨基-3-脱乙酰氧基头孢烷酸的结晶方法。
背景技术
头孢类抗生素由于光谱性和低毒性被广泛应用于细菌感染的治疗。7-氨基-3-脱乙酰氧基头孢烷酸(7-ADCA)作为半合成头孢类抗生素的重要中间体,需求量逐渐增加,而7-ADCA主要是由苯乙酰-7-ADCA脱酰基得到的。传统的苯乙酰-7-ADCA合成方法是以青霉素G亚砜为原料,采用化学法酯化、重排扩环、水解、碱解反应,得到含有苯乙酰-7-ADCA盐的水溶液。由于该工艺中苯乙酰-7-ADCA盐的水溶液中含有大量难以去除的有机杂质,故需对苯乙酰-7-ADCA进行结晶处理后才可以应用于后续的合成工艺中。目前现有的苯乙酰-7-ADCA的结晶纯化方法得到的产品粒度偏小、不均匀,且有聚结,产品的纯度最高可达到81.7%,纯度较低,从而导致后续工艺合成的头孢类抗生素的药物活性成分降低,有关物质含量升高,不符合药物纯度的要求。因此,寻求高含量、高纯度的苯乙酰-7-ADCA的制备方法,从而制得高质量的头孢药物是研究人员探索的重要方向。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苯乙酰-7-ADCA结晶纯化工艺制得的产品粒度偏下、不均匀,且有聚结,以及产品纯度低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粒度和晶习可控的苯乙酰-7-氨基-3-脱乙酰氧基头孢烷酸的结晶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粒度和晶习可控的苯乙酰-7-氨基-3-脱乙酰氧基头孢烷酸的结晶方法,所述晶习为长棒状或针状晶体,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苯乙酰-7-氨基-3-脱乙酰氧基头孢烷酸粗品加入氨水中,混合均匀,过滤,得苯乙酰-7-氨基-3-脱乙酰氧基头孢烷酸溶液;
步骤二、于5-30℃,90-180r/min的搅拌条件下,向所述苯乙酰-7-氨基-3-脱乙酰氧基头孢烷酸溶液加入盐酸,调节pH至1.5-3.0,养晶1-5h,得所述苯乙酰-7-氨基-3-脱乙酰氧基头孢烷酸。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提供的粒度和晶习可控的苯乙酰-7-氨基-3-脱乙酰氧基头孢烷酸的结晶方法,采用氨水-稀盐酸作为结晶溶剂,在结晶过程中产生的氯化铵以及残留的氨水、稀盐酸等杂质在产品加热干燥时会自行分解挥发出产品体系,减少了由于结晶溶剂引入的杂质,最大限度的减少了结晶过程杂质的产生;通过控制结晶过程的条件得到晶习完整、无聚结的长棒状或针状的晶体。本发明提供的苯乙酰-7-ADCA的结晶方法,制得的苯乙酰-7-ADCA纯度可达99.7%,苯乙酰-7-ADCA的主粒度为85-95μm,粒度分布呈现单峰分布,且制备得到的苯乙酰-7-ADCA的晶习为长棒状或针状,晶习完整,无聚结现象。以此制备工艺制备的苯乙酰-7-ADCA作为后续7-ADCA或下游的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的原料,可使7-ADCA和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的杂质水性大大降低,有助于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减少药物对使用者的毒副作用。
优选的,步骤一中,所述苯乙酰-7-氨基-3-脱乙酰氧基头孢烷酸粗品与所述氨水的质量比为1-5:100。
更优选的,步骤一中,所述苯乙酰-7-氨基-3-脱乙酰氧基头孢烷酸粗品与所述氨水的质量比为3.02:10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科技大学,未经河北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1751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