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融合多源信息的备件可靠性评估方法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10518198.5 | 申请日: | 2019-06-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1455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16 |
发明(设计)人: | 陈华东;邵松世;刘海涛;张志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工程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K9/62 | 分类号: | G06K9/62 |
代理公司: | 武汉蓝宝石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42 | 代理人: | 王振宇 |
地址: | 430000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融合 信息 备件 可靠性 评估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一种融合多源信息的备件可靠性评估方法及系统,包括:确定备件可靠性的一个信息源的先验分布与其他各个信息源的先验分布的似然权重系数,该似然权重系数为两个信息源的先验分布的似然函数的比;根据各个似然权重系数融合各个信息源得到备件故障率的先验分布;确定保障任务结果为全部成功时对应的似然函数,根据保障任务结果对应的似然函数和备件故障率的先验分布确定备件故障率的后验分布,得到备件可靠性评估结果,针对备件现场使用数据较少的特点,采用似然权重系数对不同来源可靠性信息的可信程度进行量化,可以减少人为因素的影响,有效合理的融合各个备件可靠性信息源后进行可靠性评估,具有较好地估计精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备件可靠性预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融合多源信息的备件可靠性评估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备件的实际可靠性规律与设计参数不一致时,会导致保障失败次数增多或备件积压的情况产生。特殊工作环境下,例如舰船等海上工作环境,会导致实际可靠性规律与设计参数的差异更大。
备件可靠性评估方法中的信息源来源多,不同情况环境下不同的信息源的对备件可靠性评估的有效性不同,合理融合各个信息源可以提高备件可靠性评估结果的准确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融合多源信息的备件可靠性评估方法及系统。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融合多源信息的备件可靠性评估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1,确定备件可靠性的一个信息源的先验分布与其他各个信息源的先验分布的似然权重系数,所述似然权重系数为两个所述信息源的先验分布的似然函数的比;
步骤2,根据各个似然权重系数融合各个信息源得到备件故障率的先验分布;
步骤3,确定保障任务结果为全部成功时对应的似然函数,根据保障任务结果对应的似然函数和备件故障率的先验分布确定备件故障率的后验分布,得到备件可靠性评估结果。
一种融合多源信息的备件可靠性评估系统,所述系统包括:似然权重系数确定模块、备件故障率的先验分布确定模块以及备件可靠性评估模块;
似然权重系数确定模块,用于确定备件可靠性的一个信息源的先验分布与其他各个信息源的先验分布的似然权重系数,所述似然权重系数为两个所述信息源的先验分布的似然函数的比;
备件故障率的先验分布确定模块,用于根据各个似然权重系数融合各个信息源得到备件故障率的先验分布;
备件可靠性评估模块,用于确定保障任务结果为全部成功时对应的似然函数,根据保障任务结果对应的似然函数和备件故障率的先验分布确定备件故障率的后验分布,得到备件可靠性评估结果。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针对备件现场使用数据较少的特点,采用似然权重系数对不同来源可靠性信息的可信程度进行量化,可以减少人为因素的影响,有效合理的融合各个备件可靠性信息源后进行可靠性评估,具有较好地估计精度,且随着保障任务次数的增加,估计精度逐渐提高。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发明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所述多源融合中的所述信息源包括:工程经验信息、装备研制生产试验信息和维修保障的现场消耗信息。
所述步骤1中,所述信息源的先验分布π(λ)的似然函数为现场试验数据Data的边际分布m(Data丨π(λ)):
λ为表示备件故障率的未知参数,L(Data|λ)为所述现场试验数据Data对应的似然函数,π(λ)为所述信息源关于参数λ的先验分布;
所述似然权重系数C公式表达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工程大学,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工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1819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设备、信息再现方法和信息再现设备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介质、信息复制装置和信息复制方法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再现方法、信息记录程序、信息再现程序、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再现方法、信息记录程序、信息再现程序、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记录设备、信息重放设备、信息记录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存储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信息记录设备、以及信息重放设备
- 信息存储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回放方法、信息记录设备和信息回放设备
-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方法和信息再现装置
- 信息终端,信息终端的信息呈现方法和信息呈现程序
- 信息创建、信息发送方法及信息创建、信息发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