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移动终端陶瓷复合中框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524043.2 | 申请日: | 2019-06-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24467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8 |
发明(设计)人: | 邱基华;郑镇宏;陈烁烁;童文欣 | 申请(专利权)人: | 潮州三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M1/02 | 分类号: | H04M1/02;C04B41/00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宋静娜;郝传鑫 |
地址: | 515646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移动 终端 陶瓷 复合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移动终端陶瓷复合中框,包括陶瓷边框、金属中板,所述陶瓷边框和金属中板之间通过塑胶骨架实现连接,所述金属中板、陶瓷边框设有搭接结构,所述塑胶骨架两侧设有咬合结构,所述塑胶骨架一侧的咬合结构与陶瓷边框的搭接结构连接,所述塑胶骨架另一侧的咬合结构与金属中板的搭接结构连接。本发明中的陶瓷复合中框由陶瓷边框、金属中板进行模内注塑而成。中框外观面具有陶瓷温润如玉、坚硬耐磨的质感;可以根据天线设计需要,在陶瓷边框内部实现局部金属化,便于天线设计和布局,整体中框质感和效果绝佳。同时,本发明还公开一种所述移动终端陶瓷复合中框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移动终端、电子产品中框,尤其是一种移动终端、电子产品陶瓷复合中框结构,而且在陶瓷边框上可以做局部天线。
背景技术
手机移动终端、智能手表、智能电器等电子产品发展日趋成熟,已成为人们生活和工作中不可缺少的物品。现主流手机中框多采用铝合金材质制作,高端旗舰机型多采用不锈钢材质制作。金属中框为了实现数据信号的传输,工程师采用模内注塑的方式在金属中框上做出天线隔断区;然而,5G通讯是利用毫米波进行高频率传输,对手机壳体的信号屏蔽性,传输的方向性等极其敏感,势必导致金属中框上进行5G天线带来更大的技术难度,预计需要通过10个以上的塑胶隔断条来实现天线布局。这样既影响手机功能设计又影响外观视觉效果。
同时,金属中框设计和日常使用中还存在以下不足:
1、铝合金材质中框,主要表面处理工艺为阳极氧化,由于阳极氧化和铝合金材质的特殊性,在铝合金表面能实现的颜色效果很局限;同时,在铝合金中框上很难实现高光靓丽效果。
2、不锈钢材质中框,表面可以进行高光处理,然后进行PVD镀膜实现高亮绚丽的质感;同样,在不锈钢材质上进行PVD工艺,能实现的颜色效果也很局限。
3、铝合金中框,包括不锈钢中框,在消费者日常使用中都会出现久用后表面涂层脱落、表面刮痕、凹痕的现象,耐用性差。
金属中框纳米注塑,现主流结构有两种方案。其一,是用整块金属坯料进行CNC雕刻出雏形,然后进行纳米注塑,最后再经过CNC精加工,整体工艺流程复杂,成本高。其二,用CNC雕刻后的金属边框雏形与中框中板进行拼焊,然后进行纳米注塑再进行CNC精加工;相比第一种方案成本低。但是存在如下问题:1、金属合金与塑胶自由状态下不能形成有效的结合,因此需要对金属表面进行活化处理,就是目前主流的T处理工艺。金属合金经过T处理,在金属表面形成纳米孔洞,并再表面附着活化剂,经过纳米注塑实现金属合金与塑胶形成有效结合。T处理属于一种化学腐蚀处理技术,工艺繁琐且对环境有一定的影响。2、金属材质属于导电材料,对手机信号传输有屏蔽作用。因此现有金属中框上进行纳米注塑做塑胶隔断条,将金属中框分成不同的区域,以实现天线设计和信号传输。5G采用毫米波进行超大数据传输,毫米波具有方向性,现有天线方案预计在金属中框上应用5G通讯需要做出10个以上的塑胶隔断条,会使结构十分复杂。
导致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原因如下:
1、金属合金与塑胶亲和性差,自然条件不能形成牢靠的结合。通过T处理,在铝合金表面腐蚀出纳米孔以及表面活化剂,注塑后塑胶与金属件形成机械和化学咬合效果。
2、由于金属合金的导电性,对射频信号传输有干扰屏蔽作用;因此需要在金属边框上设计塑胶隔断,使局部中框作为手机天线的一部分,实现信号的输出和接收。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移动终端陶瓷复合中框。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潮州三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潮州三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2404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