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低气味聚醚多元醇的生产工艺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10524985.0 | 申请日: | 2019-06-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5807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9 |
发明(设计)人: | 李志君;王峰;李玉博 | 申请(专利权)人: | 佳化化学科技发展(上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G65/28 | 分类号: | C08G65/28;C08G65/3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聚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50 | 代理人: | 张慧 |
地址: | 201210 上海市浦***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气味 多元 生产工艺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聚醚多元醇生产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低气味聚醚多元醇的生产工艺,包括如下步骤:初步聚合反应步骤:将起始剂和碱性催化剂加入反应容器中,然后向反应容器中输入环氧烯烃,发生聚合反应,得混合物料;循环分布聚合反应步骤:取上述混合物料经输出、分流再高速喷入上述反应容器中,循环上述操作,同时输入环氧烯烃,并维持90~105r/min的转速对喷入反应容器后的混合物料进行搅拌,继续发生聚合反应,熟化,得粗制聚醚多元醇;精制步骤:取上述粗制聚醚多元醇经中和或稀释处理,得粗制聚醚多元醇的混合溶液,然后使混合溶液流经亲水性介质聚集,沉降,分离得低气味聚醚多元醇,本发明的生产工艺具有处理时间短、产量高、VOC含量低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聚醚多元醇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低气味聚醚多元醇的生产工艺及系统。
背景技术
聚醚多元醇是聚氨酯材料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很多厂家基于对自身生产技术及装置的不断改善,生产产品的质量也不断的提升,但是产品易散发有毒有害气味或气体的问题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随着对环保问题的日益重视,消费者也越来越挑剔,尤其是应用于家具、汽车、服装等与人们日常直接相关的软泡聚醚多元醇,因此低气味聚醚多元醇的需求量日益增长。
聚醚多元醇的气味来源于以下几种物质:
1、烯丙氧基聚醚。此为环氧丙烷在高温下发生异构化,之后通过重排反应产生的副产物,此类物质具有强烈的气味。
2、过氧化物。此为环氧烯烃在生产过程中含有的微量氧气与氧化聚醚发生反应,生成过氧化物。
3、醛类物质。在精制过程中部分聚醚发生重排反应,在酸性条件下,部分分解,生成醛类物质,另外环氧烯烃中也存在部分醛。
4、环醚。聚醚在精制过程中,丙烯基醚在酸性介质存在的情况下会形成环醚,它给聚醚多元醇带来强烈的气味,即使微量存在也会给聚醚多元醇带来难闻的气味。
由此可见,不管是聚醚多元醇生产过程中,还是精制过程中均会产生有毒有害气体,挥发大量气味,然而,众多厂家仅关注于在精制过程中除去气味,虽然有一定的效果,但是,并没有从源头上发挥作用,而且存在处理时间长,产率受损的问题。例如,中国专利CN108148192A中公开了在精制过程中加入向粗聚醚多元醇中加入肼类化合物作为醛类捕捉剂,在惰性气体和一定温度下与醛类物质反应达到除去醛类物质的目的,进而降低产品的气味。专利CN108059717A公开了一种低气味聚醚多元醇的精制方法及其应用,则是通过精制过程中加入复配抗氧剂,降低抗氧剂对产品气味的影响,达到降低气味的目的,以上,均未考虑从源头上降低气味性。
为此,中石化在专利CN109438691A公开了一种低气味聚醚多元醇的制备方法,利用低醛的环氧丙烷生产低气味的聚醚多元醇,其具体方法为:将环氧丙烷在空速20-25h下通过分子筛罐,经过分子筛罐降醛处理,得到低醛环氧丙烷,利用此低醛环氧丙烷生产低气味的聚醚多元醇,该方法虽然能够从源头减少气味的产生,然而工艺流程复杂,处理时间长,且产率受损严重。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采用现有技术的方法制备低气味聚醚多元醇时带来的处理时间长,产量受损严重的缺陷,同时进一步降低聚醚多元醇的气味,从而提供一种低气味聚醚多元醇的生产工艺及系统。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低气味聚醚多元醇的生产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初步聚合反应步骤:将起始剂和碱性催化剂加入反应容器中,然后向反应容器中输入环氧烯烃,发生聚合反应,得混合物料;
循环分布聚合反应步骤:取上述混合物料经输出、分流再高速喷入上述反应容器中,循环上述操作,同时输入环氧烯烃,并维持90~105r/min的转速对喷入反应容器后的混合物料进行搅拌,继续发生聚合反应,熟化,得粗制聚醚多元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佳化化学科技发展(上海)有限公司,未经佳化化学科技发展(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2498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