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检测大豆分离蛋白粉中杂质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527660.8 | 申请日: | 2019-06-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61258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20 |
发明(设计)人: | 张钊;李广庆;李翠芳;陈建霞;申汉举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嘉华保健品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5/04 | 分类号: | G01N5/04 |
代理公司: | 上海互顺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332 | 代理人: | 韦志刚 |
地址: | 252400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大豆分离蛋白粉 重量变化 蛋白液 真空泵 种检测 抽滤 放入 漏斗 冲洗 玻璃棒 烘箱 车间生产 控制措施 塑料烧杯 完全溶解 检测 烘干 板无 称量 称取 水中 液碱 过滤 清洗 蛋白 并用 失控 车间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检测大豆分离蛋白粉中杂质的方法,称取15g大豆分离蛋白粉、4g液碱、500±5g水放入塑料烧杯,用玻璃棒搅拌2~3分钟,直至蛋白完全溶解在碱水中,将搅拌后的蛋白液静置10分钟,然后将蛋白液倒入预先放好杂质板的漏斗上,并用真空泵抽滤至杂质板无液体,然后用500±5g水倒入漏斗冲洗杂质板,冲洗过程中一直用真空泵抽滤,然后将清洗后的杂质板放入烘箱65℃烘15分钟,烘干杂质板上的水分,称量杂质板的重量,计算杂质板过滤前后的重量变化,根据重量变化判断车间对产品中杂质的控制措施是否失控。本发明所述检测方法检测时间短、结果准确,对车间生产具有指导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大豆杂质的检测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检测大豆分离蛋白粉中杂质的方法。
背景技术
大豆分离蛋白是以低温脱溶大豆粕为原料生产的一种全价蛋白类食品添加剂,大豆分离蛋白中蛋白质含量在90%以上,氨基酸种类有近20种,并含有人体必需氨基酸,其营养丰富,不含胆固醇,是植物蛋白中为数不多的可替代动物蛋白的品种之一。因大豆分离蛋白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和良好的功能性被广泛应用于食品中,因此大豆分离蛋白粉对杂质含量有严格的指标,车间工艺对大豆分离蛋白粉中的杂质进行层层控制,但车间对杂质的控制措施是否有效,需要通过成品检测进行最终验证,如何验证大豆杂质是判断大豆分离指标的有效方法,因此需要一种杂质的检测方法来实现。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在于为了快速检测大豆分离蛋白粉中的杂质,验证生产过程中控制杂质工段的有效性而提供的一种检测大豆分离蛋白粉中杂质的方法。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一种检测大豆分离蛋白粉中杂质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待用的杂质度过滤板先在烘箱65℃烘10min,称重,重量记为m1;
步骤二、称取水495g倒入塑料烧杯中,再称取需要检测的大豆分离蛋白粉15克,称取液碱4g,置于塑料烧杯,用玻璃棒将分离蛋白、液碱、水搅拌2min,直至蛋白完全溶解在碱水中,然后静止放置10min。
步骤三、预先将烘干、称重过的杂质度过滤板放置在抽滤瓶上的布氏漏斗上,待搅拌液体放置10分钟后,打开真空泵,将蛋白液体通过杂质度过滤板倒入抽滤瓶,直到过杂质度过滤板的抽滤液呈一滴滴过滤,再抽滤30秒;
步骤四、然后将495g水通过杂质度过滤板倒入抽滤瓶,对杂质度过滤板上的蛋白残留进行清洗,直到杂质度过滤板的抽滤液呈一滴滴过滤,再抽滤30秒,关闭真空泵;
步骤五、将在漏斗内清洗过的杂质度过滤板放入烘箱65℃烘30min,称重,重量记为m2;
步骤六、计算m2-m1,根据检测结果判断车间对杂质的控制工段是否有效。
进一步的,步骤二中的所述液碱浓度为30-32%,所述水的电导率≤150us/cm,所述杂质度过滤板的直径为34mm,所述塑料烧杯为1000ml。
进一步的,步骤三中所述布氏漏斗的直径为33mm。
进一步的,检测中所选用的液碱(NaOH)可替换为氢氧化钾(KOH)或氢氧化钙(Ca(OH)2)的一种。
本发明利用大豆分离蛋白在碱性条件中溶解的原理,将蛋白溶解在液碱中通过漏斗过滤,大豆蛋白中如果有不溶解的杂质,蛋白溶液过滤后会在杂质板上留下残留,根据杂质板上残留的量判断车间控制杂质的工段是否有效,并且本发明所选用的杂质板为杂质度过滤板,致使碱性液体中重量不会有损失,并且检测时间短、结果准确,对车间生产具有指导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对比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嘉华保健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山东嘉华保健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2766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