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效茶叶加工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910529177.3 | 申请日: | 2019-06-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00922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09 |
发明(设计)人: | 徐爱雪;潘彤霆;徐永高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明蕊茶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F3/06 | 分类号: | A23F3/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50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茶叶加工工艺 茶青 叶缘 做青 茶多酚氧化酶 茶叶加工技术 细胞膜透性 揉搓 冷冻处理 磨擦作用 碰撞作用 细胞间隙 细胞破碎 细胞损伤 细胞组织 阳光照射 硬挺 茶多酚 茶黄素 内含物 青草味 挥发 充水 烘焙 青叶 杀青 筛网 晒青 手掌 香气 磨擦 青草 散落 采摘 损伤 扩散 散发 转化 | ||
本发明涉及茶叶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高效茶叶加工工艺,包括采摘、晒青、做青、杀青和烘焙,通过阳光照射,使茶青中一部分水分和青草气散发,增强茶多酚氧化酶的活性,促进茶青内含物及香气的变化,在筛网中用手掌反复揉搓,让青叶相互之间碰撞、散落、磨擦,直至大部分叶缘细胞破碎和损裂,水分发生扩散和渗透,细胞间隙充水,叶硬挺,青草味挥发,做青使叶缘细胞组织受磨擦作用以及叶与叶之间的碰撞作用而被破坏,使茶多酚等化合物与酶接触,促进物质的转化,通过冷冻处理,增加细胞膜透性,提高叶细胞损伤率和损伤速率,进而提高茶黄素的含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茶叶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效茶叶加工工艺。
背景技术
茶之为用,最早从咀嚼茶树的鲜叶开始,发展到生煮羹饮。生煮者,类 似现代的煮菜汤。如云南基诺族至今仍有吃“凉拌茶”习俗,鲜叶揉碎放碗中, 加入少许黄果叶,大蒜,辣椒和盐等作配料,再加入泉水拌匀;茶作羹饮, 有《晋书》记“吴人采茶煮之,曰茗粥”,甚至到了唐代,仍有吃茗粥的习惯。三国时,魏朝已出现了茶叶的简单加工,采来的叶子先做成饼,晒干或 烘干,这是制茶工艺的萌芽。
随着社会的发展,传统制茶工艺出现了制茶效率低,质量无法得到保证的情况。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高效茶叶加工工艺。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设计一种高效茶叶加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S1:采摘:在晴天的正午12点到下午3点之间进行采摘青叶;
S2:晒青:将采摘后的青叶摊放在干净的器具上,厚度以7-1O厘米为宜,摊放时间6-12小时,中间适当翻叶;
S3:做青:待S2中的鲜叶含水量低于70%时,叶脉遢软时,将青叶回筛,放入室内静置,待叶面挺直后,在筛网中用手掌反复揉搓,让青叶相互之间碰撞、散落、磨擦,直至大部分叶缘细胞破碎和损裂,水分发生扩散和渗透,细胞间隙充水,叶硬挺,青草味挥发;
S4:杀青:将青叶输送至杀青设备内进行杀青,温度控制在180-200℃,杀青时间为2-3min,杀青后的叶片含水量控制在40%-45%;
S5:烘焙:杀青后的茶叶放入陶罐中,罐口用纱布包紧,再用黄泥密封后埋入细沙中,对细沙持续加热,且细沙内部的温度控制在75-80℃,待茶叶叶边微黄,含水量低于5%,烘焙完成得到新茶。
优选的,S5烘焙前需要将陶罐预热至75-80℃,气压维持在0.05Mpa。
优选的,在85℃-95℃温度下恒温烘焙半小时,真空室温保存,处理茶叶内剩余的茶青后,在真空下常温保存6h以上。
优选的,真空保存前将茶叶放入超声波波细胞粉碎机中进行破壁提香,温度控制在105℃左右,时间不超过10分钟。
优选的,一种杀青设备,包括隔热层和炒锅,所述隔热层为内部中空的半球形,且所述隔热层内部设置有电炉丝,所述隔热层内部顶端安装有第一轴承座,所述第一轴承座内水平安装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远离隔热层的一端垂直安装在炒锅外侧顶端,所述炒锅内部竖直安装有两端贯穿的密封管,所述密封管内部底端安装有第二轴承座,所述第二轴承座顶端安装有支撑块,所述支撑块顶端竖直安装有插管,所述插管内竖直插装有插杆,所述插杆顶端与第二转轴同轴线连接,所述第二转轴两侧通过转动结构安装有搅拌桨,所述第二转轴顶端通过转接结构与电机连接。
优选的,所述转接结构包括接头、限位块、限位槽和套筒,所述接头底端竖直焊接在第二转轴顶端,所述接头一侧侧壁上竖直安装有限位块,所述套筒竖直安装在电机的输出轴上,所述套筒内部与限位块对应开设有限位槽,所述接头插装在套筒内,所述限位块滑动安装在限位槽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明蕊茶业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明蕊茶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2917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茶叶室内自动萎凋机
- 下一篇:一种黑茶生产新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