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适用于多耐压壳体水下装备的换热器及其使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532002.8 | 申请日: | 2019-06-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07506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1 |
发明(设计)人: | 张万良;郑庆圭;朱忠;徐仁超;夏彬;仝潘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0二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F28D1/047 | 分类号: | F28D1/047;F28F9/22;F28F9/26 |
代理公司: | 无锡华源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28 | 代理人: | 聂启新 |
地址: | 214082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适用于 耐压 壳体 水下 装备 换热器 及其 使用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适用于多耐压壳体水下装备的换热器及其使用方法,一种适用于多耐压壳体水下装备的换热器,包括上下间隔平行布置的管箱圆筒,两个管箱圆筒均横向布局,两个管箱圆筒之间通过多个框架支撑安装,两个管箱圆筒之间通过换热管束连通,所述框架的外部包围有左右贯穿的壳体,所述壳体的左右两端为开口,所述开口处安装有端盖,所述壳体的顶面设置有多个淡水出口,壳体的底面设置有多个与淡水出口对应的淡水进口。直接放置于海水中即可方便的实现换热工作,大口径的海水入口和海水出口,避免了现有技术中的海水由海水泵输送至舱内换热器的麻烦操作,其安装方便快捷,换热效率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下舷间换热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适用于多耐压壳体水下装备的换热器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应用于水下装备的换热器按类型可分为板式换热器和管壳式换热器。
板式换热器主要由隔板、翅片、封条等组成,将波形翅片夹在两层隔板之间,两侧用封条密封即构成板式换热器的基本换热单元。其中波形翅片可以是矩形、三角形、波纹型等形式,将许多此种单元重叠起来就构成了板式换热器。相邻单元,即隔板两侧,流过不同温度的流体,通过两侧带有翅片的平板传递热量。虽然板式换热器换热效率高,但其隔板之间采用橡胶密封条,其密封长度大,所以承压低。
管壳式换热器由许多根平行管组成的管束插入一圆形壳体内,管端装在管板上,管板连至壳体上,使管内侧空间与管外侧空间隔开。一种流体从管内流过,另一种流体在壳内从管外流过。壳体内还布置着许多横向折流板,以确保壳内流体横向流过管外。管壳式换热器虽然结构简单,但其传热能力相对较差、体积及重量较大。
板式换热器和管壳式换热器一般置于舱内,海水经由海水泵输送至舱内进行热交换之后流回舷外,此种布置形式虽然维修简便,但是占用本来就紧凑的舱内空间。
发明内容
本申请人针对上述现有生产技术中的缺点,提供一种适用于多耐压壳体水下装备的换热器及其使用方法,从而可以直接放置于舷外高压海水中,具有耐高压、节省舱内空间、换热效率高、结构紧凑等特点。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适用于多耐压壳体水下装备的换热器,包括上下间隔平行布置的管箱圆筒,两个管箱圆筒均横向布局,两个管箱圆筒之间通过多个框架支撑安装,两个管箱圆筒之间通过换热管束连通,所述框架的外部包围有左右贯穿的壳体,所述壳体的左右两端为开口,所述开口处安装有端盖,所述壳体的顶面设置有多个淡水出口,壳体的底面设置有多个与淡水出口对应的淡水进口。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在于:
单个管箱圆筒为长圆形圆柱筒体结构,内部安装有与其轴线方向相同的小内层圆筒,小内层圆筒的外部同轴安装有大内层圆筒,小内层圆筒和大内层圆筒的筒壁上均开有圆形管孔,小内层圆筒和大内层圆筒的轴线方向均匀间隔安装有多块分程隔板,将其隔离出多个管程,在小内层圆筒和大内层圆筒两端头同样安装有分程隔板,此处的分程隔板与管箱圆筒的内壁面焊接;与小内层圆筒和大内层圆筒轴线方向垂直的管壁上设置有接管,所述接管与淡水出口或者淡水进口对应;每块分程隔板之间通过拉杆连接。
每块分程隔板上均开有拉杆孔,拉杆依次穿过拉杆孔,拉杆的两端头通过紧固件锁紧在两端的分程隔板上。
所述分程隔板的侧面开有与小内层圆筒和大内层圆筒对应的沟槽。
所述壳体两端的开口为长圆形结构。
所述换热管束为多次U形折弯结构或者蛇形结构。
一种适用于多耐压壳体水下装备的换热器的使用方法,包括如下操作步骤:
第一步:在陆地上组装换热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0二研究所),未经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0二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3200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工业用玻璃钢冷却塔
- 下一篇:一种适用于水下装备的舷间换热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