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水下整平机的监测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10533069.3 | 申请日: | 2019-06-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1290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12 |
发明(设计)人: | 黎斌;吴军;田春和;陈文龙;高申;尉志源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打捞局;上海中船船舶设计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交通运输部天津水运工程科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5B19/042 | 分类号: | G05B19/042;G01D21/02;G08B19/00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新律师事务所 31272 | 代理人: | 俞涤炯 |
地址: | 510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下 整平机 监测 系统 | ||
1.一种水下整平机的监测系统,应用于水下整平机中,其特征在于,所述水下整平机包括整平机框架和料斗,所述料斗可活动地设置在所述整平机框架上;
所述监测系统包括一数据采集系统和一处理系统,所述数据采集系统和所述处理系统通信连接;
所述数据采集系统包括:
两个天线和一接收器,每个所述天线均与所述接收器连接,每个所述天线均设置在所述整平机框架的塔架顶端,每个所述天线接收地面基站的差分信号,所述接收器根据所述差分信号计算得到所述水下整平机的水平位置和塔架高度,并将所述水平位置和所述塔架高度发送至所述处理系统;
至少一个倾斜仪,设置在所述整平机框架上,用于监测所述整平机框架的倾斜度,并将所述倾斜度发送至所述处理系统;
复数个压力传感器,分散设置在所述整平机框架和所述料斗上,每个所述压力传感器分别得到所在位置的第一高度,并分别将所述第一高度发送至所述处理系统;
所述处理系统包括:
计算模块,根据所述数据采集系统上传的数据计算得到所述料斗的第三高度;
显示模块,与所述计算模块连接,用于显示所述数据采集系统上传的数据和所述第三高度;
所述计算模块根据每个所述第一高度依照第二预设算法得到所述料斗的第三高度;
所述第二预设算法为将所述第一高度结合海平面高度根据数列公式得到所述第三高度;
所述压力传感器的数量为4个,4个所述压力传感器的位置可以形成一个矩形,随后通过下述公式实现所述第二预设算法;
D22=S22-(S2sin(arctan(ABS(DQ1-DQ2)/L12)))2-(S2sin(arctan(ABS(DQ3-DQ2)/L23)))2;
SD=DQ2-D2;
其中,DQ1用于表示第一个压力传感器的测量值;
DQ2用于表示第二个压力传感器的测量值;
DQ3用于表示第三个压力传感器的测量值;
DQ4用于表示第四个压力传感器的测量值;
L12用于表示所述第一个压力传感器和所述第二个压力传感器之间的距离;
L23用于表示所述第二个压力传感器和所述第三个压力传感器之间的距离;
S2用于表示没有进行水下作业时的所述第二个压力传感器的第一高度和第三高度之间的初始差值;
D2用于表示进行水下作业时的所述第二个压力传感器的第一高度和第三高度之间的初始差值;
SD用于表示所述料斗的第三高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系统还包括:
操作模块,所述操作模块中提供一操作界面,操作人员参照所述数据采集系统上传的数据以及所述第三高度,通过所述操作界面输入对应的操作指令,以控制所述水下整平机进行工作,得到理想的整平效果。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计算模块根据所述水平位置、所述塔架高度和所述倾斜度依照第一预设算法得到所述料斗的第三高度。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预设算法为差分公式。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采集系统还包括:
水下采集传感器组,所述水下采集传感器组中包括多个水下采集传感器,分散设置在所述整平机框架上,所述水下采集传感器组用于实时监测所述水下整平机和本次整平操作需要达到的整平目标之间的实时距离,并将所述实时距离发送至所述处理系统;
所述处理系统的所述显示模块还用于显示所述实时距离。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模块包括:
坐标设置单元,用于在所述显示模块的显示界面上建立一坐标界面,并将所述数据采集系统上传的数据以及所述第三高度分别显示于所述坐标界面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打捞局;上海中船船舶设计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交通运输部天津水运工程科学研究所,未经广州打捞局;上海中船船舶设计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交通运输部天津水运工程科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33069.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