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不增加施肥量提升双季稻产量的耕作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533523.5 | 申请日: | 2019-06-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0067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09 |
发明(设计)人: | 刘增兵;束爱萍;李祖章;夏文建;张文学;刘光荣;唐先干;孙刚;袁福生;王萍;王少先;万鹏;杨成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与资源环境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G22/22 | 分类号: | A01G22/22;A01G7/06;A01C2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330200 江西***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早稻 施肥量 双季稻 翻耕 晚稻 耕层 旋耕 基肥施用 一次性 种植 耕作 农业生产技术 栽培 养分储存 养分流失 作物生长 耕翻 费力 田地 肥料 增产 扎根 生长 | ||
1.一种不增加施肥量提升双季稻产量的耕作方法,其特征在于:
早稻种植前期,采用浅旋耕;晚稻种植前期,采用浅旋耕;
早稻种植期间,栽培早稻秧,施肥量为早稻每亩11kg纯N;每亩5kg P2O5,一次性作基肥施用;每亩10kgK2O;晚稻种植期间,栽培晚稻秧,施肥量为早稻每亩12kg纯N;每亩3kg P2O5,一次性作基肥施用;每亩10kg K2O;
冬季浅采用旋耕/深翻耕。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不增加施肥量提升双季稻产量的耕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栽培早晚稻秧的方式包括抛秧或插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不增加施肥量提升双季稻产量的耕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浅旋耕处理采用旋耕机旋耕,翻耕深度15c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不增加施肥量提升双季稻产量的耕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深翻耕处理采用铧犁深翻,翻耕深度大于25c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与资源环境研究所,未经江西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与资源环境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33523.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