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低温氯化渣制备发泡多孔陶瓷材料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536435.0 | 申请日: | 2019-06-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4049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17 |
发明(设计)人: | 李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攀枝花学院 |
主分类号: | C04B38/06 | 分类号: | C04B38/06;C04B33/36;C04B33/16;C04B33/132;C04B33/13 |
代理公司: | 成都虹桥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124 | 代理人: | 张小丽 |
地址: | 617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低温氯化 多孔陶瓷材料 发泡 制备 结合剂 造孔剂 增强剂 混合料倒入模具 冶金技术领域 成型性能 高效回收 烧结性能 混合料 新途径 脱模 造孔 煅烧 养护 开发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温氯化渣制备发泡多孔陶瓷材料的方法,属于冶金技术领域。本发明为了提高低温氯化渣的利用率,提供了一种利用低温氯化渣制备发泡多孔陶瓷材料的方法,包括:将低温氯化渣、增强剂、造孔剂和结合剂混合均匀,然后加入水,再混合均匀,得混合料;将混合料倒入模具中压制成型,脱模后,经养护和煅烧,得发泡多孔陶瓷材料。本发明选择合适的增强剂提高低温氯化渣的烧结性能,选择合适的结合剂提高低温氯化渣的成型性能,选择合适的造孔剂,降低造孔成本,开发了一种利用低温氯化渣制备发泡多孔陶瓷材料的新思路,为低温氯化渣的高效回收利用提高了新途径。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冶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低温氯化渣制备发泡多孔陶瓷材料的方法。
背景技术
攀钢采用高温碳化低温氯化工艺回收高炉渣中的二氧化钛,经过多年的技术攻关,成功回收高炉渣中的二氧化钛制备出了四氯化钛,该工艺能成功实现产业化对于攀钢实现资源的最大效益化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制约该工艺的主要问题是高炉渣经过高温碳化低温氯化后呈粉状,含有易溶水的氯化物,相对于块状高炉渣,低温氯化渣对环境更严重的污染。只有将低温氯化渣顺利利用,才能最终实现高温碳化低温氯化工艺顺利实现无害化生产。目前,低温氯化渣的处置成为制约高温碳化低温氯化工艺能否实现环保产业化生产的重要制约因素,大量堆存加重环境污染,同时严重浪费资源。只有将低温氯化渣开发成环保产品,达到国家标准要求,并能大量应用,才能解决低温氯化渣的污染问题,并可以创造较大的经济效益。但是由于低温氯化渣中含有可成瓷的成分较少,烧结性较差,且由于低温氯化渣中含有一定的氯离子,成型性较差,导致目前对其对其回收应用的开发很少。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提高低温氯化渣的利用率,通过选择合适的增强剂和结合剂改善低温氯化渣的性能,从而提供了一种利用低温氯化渣制备发泡多孔陶瓷材料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低温氯化渣、增强剂、造孔剂和结合剂混合均匀,然后加入水,再混合均匀,得混合料;将混合料倒入模具中压制成型,脱模后,经养护和煅烧,得发泡多孔陶瓷材料。
其中,所述的低温氯化渣制备发泡多孔陶瓷材料的方法中,所述低温氯化渣的粒度<0.088mm。
其中,所述的低温氯化渣制备发泡多孔陶瓷材料的方法中,所述增强剂为氧化铝粉和石英砂粉的混合物;其中,氧化铝粉和石英砂粉的粒度<0.088mm;氧化铝粉和石英砂粉的质量比为6~7:3~4。
其中,所述的低温氯化渣制备发泡多孔陶瓷材料的方法中,所述造孔剂为木屑或植物纤维;所述造孔剂的粒度不超过1mm。
其中,所述的低温氯化渣制备发泡多孔陶瓷材料的方法中,所述结合剂为铝酸盐水泥或纤维素;所述结合剂的粒度<0.088mm。
其中,所述的低温氯化渣制备发泡多孔陶瓷材料的方法中,以低温氯化渣、增强剂、造孔剂和结合剂的总加入质量为100%计,所述低温氯化渣的加入质量为35~45%;所述增强剂的加入质量为45~55%;所述造孔剂的加入质量为3%~6%;所述结合剂的加入质量为4%~10%。
其中,所述的低温氯化渣制备发泡多孔陶瓷材料的方法中,固体物料混合前,将低温氯化渣、增强剂、造孔剂和结合剂均干燥至水份不超过2wt%。
其中,所述的低温氯化渣制备发泡多孔陶瓷材料的方法中,所述水的加入量为低温氯化渣、增强剂、造孔剂和结合剂的总加入质量的35~40%。
其中,所述的低温氯化渣制备发泡多孔陶瓷材料的方法中,所述压制成型采用液压机,压机时间为20~60s,压力为20MPa~40MPa。
其中,所述的低温氯化渣制备发泡多孔陶瓷材料的方法中,所述煅烧的温度为1300~1350℃,时间为2.5~4.5h。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攀枝花学院,未经攀枝花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3643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