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掺杂量子点比率荧光探针用于microRNA体外检测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538179.9 | 申请日: | 2019-06-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9521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20 |
发明(设计)人: | 孙清江;黄军;屈晓君;刘玉乾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Q1/6813 | 分类号: | C12Q1/6813 |
代理公司: | 北京东方盛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62 | 代理人: | 菅士腾 |
地址: | 210096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掺杂 量子 比率 荧光 探针 用于 microrna 体外 检测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掺杂量子点比率荧光探针用于microRNA体外检测的方法,具体步骤如下:(1)制备掺杂量子点纳米荧光探针;(2)发卡DNA与总RNA中microRNA触发等温扩增反应,生成等温扩增反应产物;(3)将生成的掺杂量子点纳米荧光探针加入至等温扩增反应产物中,实现靶标microRNA比率荧光检测;本发明制备了掺杂量子点比率荧光探针,发展等温扩增—纳米探针一体化方法用于microRNA高灵敏度、高特异性的比率荧光检测。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掺杂量子点比率荧光探针用于microRNA体外检测的方法,属于生物医学领域。
背景技术
微小RNA(microRNA)是约22个核苷酸的单链小非编码RNA,主要在转录后水平发挥靶基因的调控作用。microRNA参与众多的生理病理过程,特别是在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调节作用。伴随着癌症的发生发展,microRNA水平在外周体液(特别是血清)中的异常波动或为癌症早期诊断的重要指标。然而,microRNA序列短,在体液中丰度低,且同一家族内不同microRNA的核酸序列相似度高,因而实现microRNA高灵敏、高特异性的检测存在着巨大的挑战。
目前,核酸扩增、微阵列和第二代测序技术是主要的microRNA检测手段。其中,DNA微阵列和第二代测序技术在高通量检测上有优势,但在检测的特异性或灵敏度方面有待提高;聚合酶链式反应(qRT-PCR)是目前miRNA定量检测的金标准方法,具有高的检测灵敏度,但是该方法需要额外的逆转录反应,并且引物设计的难度较高,操作过程较为繁琐。等温扩增反应如链式杂交反应(HCR)是一种新的核酸扩增方法,能够在靶标microRNA的作用下顺序打开DNA发卡分子,形成长序列的双链核酸,反应过程中无酶参与,且反应条件温和,能够显著提高microRNA检测的灵敏度和准确度。
荧光探针作为一种新的microRNA检测方法,具有操作简单和检测灵敏的优点。相比于单色荧光探针,比率荧光探针通过内部校正,提供更高的信噪比,能够显著提高检测的灵敏度和准确度。掺杂量子点通过引入掺杂态离子可以实现量子点的双光发射,不仅保留了单色量子点几乎所有的优点,而且还可以避免自身斯托克斯位移小而导致的自淬灭现象。更为重要的是,掺杂量子点(尤其是Mn:ZnS和Cu:InP)具有更长的掺杂剂发射寿命和更低的细胞毒性。基于掺杂量子点构筑比率荧光探针,具有制备简单、小尺寸、稳定性好等优点,因而在生物传感和生物成像领域得到广泛关注。
针对以上问题,有必要提出一种简单易行、高灵敏、高特异性的对待测样品中microRNA进行定量检测的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掺杂量子点比率荧光探针用于microRNA体外检测的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掺杂量子点比率荧光探针用于microRNA体外检测的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1)制备掺杂量子点纳米荧光探针;
(2)发卡DNA与总RNA中microRNA触发等温扩增反应,生成等温扩增反应产物;
(3)将生成的掺杂量子点纳米荧光探针加入到等温扩增反应产物中,通过荧光光谱仪检测,实现靶标microRNA高灵敏度、高特异性的比率荧光分析。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步骤(1)的具体步骤如下:将双发射掺杂量子点经过聚乙二醇功能化处理,在超声辅助的作用下,静电组装大环配体分子,构建掺杂量子点纳米荧光探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南大学,未经东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3817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