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BOOST型DCDC的宽输入电压低功耗的LDO供电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910540424.X | 申请日: | 2019-06-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11561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08 |
发明(设计)人: | 郑志威;张喜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德赛微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M3/158 | 分类号: | H02M3/158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陈卫;禹小明 |
地址: | 518067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反馈电路 场效应管 供电系统 供电模块 下拉电路 电流镜 功耗 一端连接 电源VCC 电压低 放大器 集成电路技术 内部供电电压 偏置电路 启动电路 输出电压 系统稳定 源极连接 和运算 漏极 源极 电源 芯片 | ||
1.一种基于BOOST型DCDC的宽输入电压低功耗的LDO供电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供电模块、电流镜、下拉电路、反馈电路以及第一场效应管PM0;
所述反馈电路的一端连接电流镜,反馈电路的另一端连接电源VCC,所述电流镜的另一端分别连接下拉电路、第一场效应管PM0的源极和栅极,所述第一场效应管PM0的源极连接供电模块,第一场效应管PM0的漏极连接反馈电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BOOST型DCDC的宽输入电压低功耗的LDO供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LDO供电系统还包括钳位二极管D3,所述钳位二极管D3的一端连接第一场效应管PM0的栅极,钳位二极管D3的另一端连接第一场效应管PM0的源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BOOST型DCDC的宽输入电压低功耗的LDO供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LDO供电系统还包括稳压二极管D4,所述稳压二极管D4的两端分别连接于反馈电路的两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BOOST型DCDC的宽输入电压低功耗的LDO供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电模块包括二极管D1和二极管D2,所述二极管D1连接VIN,所述二极管D2连接VOUT。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BOOST型DCDC的宽输入电压低功耗的LDO供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流镜包括第二场效应管PM1、第三场效应管PM2、第四场效应管NM1和第五场效应管NM2;所述第二场效应管PM1的栅极与第三场效应管PM2的栅极连接到一起后接到第四场效应管NM1的漏极;所述第二场效应管PM1的源极与第三场效应管PM2的源极连接到一起后接到供电模块;所述第二场效应管PM1的漏极连接所述第四场效应管NM1的漏极,所述第三场效应管PM2的漏极连接所述下拉电路;所述第四场效应管NM1的源极连接第五场效应管NM2的源极,所述第四场效应管NM1的栅极连接第五场效应管NM2的栅极。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BOOST型DCDC的宽输入电压低功耗的LDO供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反馈电路包括第五场效应管NM2、第六场效应管NM3、第七场效应管NM4、第八场效应管PM3和第九场效应管PM4;所述第五场效应管NM2的栅极和漏极共同连接第六场效应管NM3的源极,所述第六场效应管NM3的栅极和漏极共同连接第七场效应管NM4的源极,所述第七场效应管NM4的栅极和漏极共同连接第九场效应管PM4的漏极,所述第九场效应管PM4的栅极连接第七场效应管NM4的栅极,所述第八场效应管PM3的栅极和漏极共同连接第九场效应管PM4的源极,所述第八场效应管PM3的源极连接电源VCC。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BOOST型DCDC的宽输入电压低功耗的LDO供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拉电路包括第十场效应管NM5和电阻R1,所述第十场效应管NM5的栅极和漏极共同连接电阻R1的一端,所述电阻R1的另一端和第十场效应管NM5的源极分别连接电流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德赛微电子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德赛微电子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40424.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