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BOOST型DCDC的宽输入电压低功耗的LDO供电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910540424.X | 申请日: | 2019-06-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11561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08 |
发明(设计)人: | 郑志威;张喜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德赛微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M3/158 | 分类号: | H02M3/158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陈卫;禹小明 |
地址: | 518067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反馈电路 场效应管 供电系统 供电模块 下拉电路 电流镜 功耗 一端连接 电源VCC 电压低 放大器 集成电路技术 内部供电电压 偏置电路 启动电路 输出电压 系统稳定 源极连接 和运算 漏极 源极 电源 芯片 | ||
本发明涉及集成电路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基于BOOST型DCDC的宽输入电压低功耗的LDO供电系统,包括供电模块、电流镜、下拉电路、反馈电路以及第一场效应管PM0;所述反馈电路的一端连接电流镜,反馈电路的另一端连接电源VCC,所述电流镜的另一端分别连接下拉电路、第一场效应管PM0的源极和栅极,所述第一场效应管PM0的源极连接供电模块,第一场效应管PM0的漏极连接反馈电路;本发明提供的供电模块作为LDO供电系统的电源,下拉电路开启PM0管,电源VCC经过反馈电路实现稳定的芯片内部供电电压,本发明没有额外的启动电路、偏置电路和运算放大器,具有功耗低和精度高的特点,能够实现LDO系统稳定输出电压的功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集成电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BOOST型DCDC的宽输入电压低功耗的LDO供电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可移动设备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应用于可移动设备上的电源集成电路也进入了研究热潮。
现有技术中,公开号为CN2016107947660的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基于负载供电的升压电源LDO供电系统,其系统在开始上电时,芯片由VIN进行供电,启动电路给inn1提供偏置电压,偏置电流给运算放大器提供偏置,运算放大器选取inn1与inp作比较,其他模块还未启动,由运算放大器的虚短可知,产生稳定的VDD1;当VDD1稳定以后,启动其他模块,随后芯片输出VOUT缓慢上升到设定值,系统切换到VOUT给芯片供电,此时运放选取inn2与inp作比较,产生一个新的稳定输出VDD2。其不足之处在于,系统上电时,VIN通过场效应管PM1上拉场效应管PM2的栅极,使得场效应管PM2关断,VDD电压为0V,需要启动电路给inn1提供偏置电压下拉场效应管PM2的栅极,开启场效应管PM2,从而唤醒LDO供电系统,即需要电流偏执模块给运算放大器提供偏置,以及需要启动电路唤醒LDO供电系统,存在启动问题和待机功耗问题等,影响电源供电的稳定性。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BOOST型DCDC的宽输入电压低功耗的LDO供电系统,没有额外的启动电路、偏置电路和运算放大器,具有功耗低和精度高的特点,能够实现LDO系统稳定输出电压的功能。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具体方案如下:
一种基于BOOST型DCDC的宽输入电压低功耗的LDO供电系统,包括供电模块、电流镜、下拉电路、反馈电路以及第一场效应管PM0;
所述反馈电路的一端连接电流镜,反馈电路的另一端连接电源VCC,所述电流镜的另一端分别连接下拉电路、第一场效应管PM0的源极和栅极,所述第一场效应管PM0的源极连接供电模块,第一场效应管PM0的漏极连接反馈电路。
可选的,所述LDO供电系统还包括钳位二极管D3,所述钳位二极管D3的一端连接第一场效应管PM0的栅极,钳位二极管D3的另一端连接第一场效应管PM0的源极,钳位二极管D3能够防止第一场效应管PM0的栅氧击穿。
可选的,所述LDO供电系统还包括稳压二极管D4,所述稳压二极管D4的两端分别连接于反馈电路的两端,稳压二极管D4实现二次稳压保护防止芯片内部模块击穿。
可选的,所述供电模块包括二极管D1和二极管D2,所述二极管D1连接VIN,所述二极管D2连接VOUT,选择VIN或VOUT作为LDO供电系统的电源。
可选的,所述电流镜包括第二场效应管PM1、第三场效应管PM2、第四场效应管NM1和第五场效应管NM2;所述第二场效应管PM1的栅极与第三场效应管PM2的栅极连接到一起后接到第四场效应管NM1的漏极;所述第二场效应管PM1的源极与第三场效应管PM2的源极连接到一起后接到供电模块;所述第二场效应管PM1的漏极连接所述第四场效应管NM1的漏极,所述第三场效应管PM2的漏极连接所述下拉电路;所述第四场效应管NM1的源极连接第五场效应管NM2的源极,所述第四场效应管NM1的栅极连接第五场效应管NM2的栅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德赛微电子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德赛微电子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4042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