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苝四甲酸二酐酰胺化化合物在抗金黄色葡萄球菌中的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910543156.7 | 申请日: | 2019-06-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56781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23 |
发明(设计)人: | 卫文强;黄永伟;王优;杨育育;李文博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D471/06 | 分类号: | C07D471/06;A61P31/04 |
代理公司: | 郑州优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25 | 代理人: | 王红培 |
地址: | 475004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抗金黄色葡萄球菌 苝四甲酸二酐 生长曲线 金黄色葡萄球 酰胺化 应用 细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 二甲基乙二胺 化合物处理组 抗菌生物材料 非药物处理 化合物制备 梯度稀释 抑制试验 最小抑菌 迟缓期 对数期 抑菌圈 制备 分裂 感染 生长 发现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苝四甲酸二酐酰胺化化合物在抗金黄色葡萄球菌中的应用,该化合物制备简单,以苝四甲酸二酐化合物和N,N‑二甲基乙二胺为原料,中间经过多个步骤,该化合物能抑制金黄色葡萄球的生长,K‑B法测得其抑菌圈达10 mm左右。将该化合物进行2倍梯度稀释,测得其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达6.25 mg/ml。生长曲线抑制试验显示,当非药物处理组细菌的生长曲线进入对数期后,化合物处理组的细菌的生长曲线仍处于迟缓期,表明该化合物能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分裂。该化合物的发现,未来不仅可以用于对金黄色葡萄球感染的控制,还可应用于抗菌生物材料的制备,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药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苝四甲酸二酐酰胺化化合物在抗金黄色葡萄球菌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特征、致病性、耐药性。 金黄色葡萄球球菌属于葡萄球菌属,为革兰氏阴阳性菌,对人类具有致病性。该类菌营养要求不高,普通培养基可满足其需要,在固体培养基上菌落呈金黄色。在液体培养基,菌液浑浊。多数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表面存在荚膜多糖,有助于细菌吸附到人体细胞或生物材料表面 (如生物瓣膜、导管、关节等)。葡萄球菌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比较强。金黄色葡萄球菌能引起皮肤或内脏多种器官的化脓性感染,感染皮肤,引起毛囊炎、痈、疖及伤口化脓,还可感染各种器官,引起肺炎、心包炎、中耳炎、骨髓炎气管炎。产肠毒素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污染食物也可引起食物中毒。
目前,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化合物包括beta-内酰胺类、氨基糖苷类、大环内酯类等各种抗生素,还有一些中成药。青霉素作为第一代beta-内酰胺类抗生素,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及某些革兰氏阴性菌有很好的抑制作用。beta-内酰胺类抗生素主要通过抑制肽聚糖的合成,导致细菌细胞壁形成受阻。但细菌可以产生钝化酶,破坏了beta-内酰胺类抗生素的beta-内酰胺环,或者通过改变细胞壁成分和含量,降低青霉素的药效,从而产生了耐药性。随着青霉素的大量长期使用,约90%的菌株成为青霉素的耐药菌株。于是,出现了第二代、第三代等新型的beta-内酰胺类抗生素。尽管如此,新药的研发速度,仍然赶不上细菌的变异速度。特别是,最近几年,出现了对多种抗生素都具有耐药性的超级细菌,比如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就是其中最著名的一种,该菌能引起皮肤、肺部、血液、关节感染。超级细菌的出现,严重威胁人类的健康。因此,不断开发新型的抗菌化合物势在必行。
生物材料在医学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但一些致病菌可以通过荚膜或生物膜粘附到生物材料表面,导致人感染某些传染病。因此,研发具有抗菌性能的材料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目前抗菌生物材料,包括光催化型和载银的纳米复合型抗菌材料、针对细菌酶或膜受体的抗菌材料、天然抗菌材料(如壳聚糖)。无机抗菌材料种类多,抗菌效果稳定、持久。有机抗菌材料应用需考虑其安全性与稳定性。天然抗菌材料来自天然植物,生物可容性好,但抗菌效果有限。目前,以纳米银为代表的抗菌剂具有制备简单、相对安全、抗菌效果稳定等优点,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苝四甲酸二酐酰胺化化合物在抗金黄色葡萄球菌中的应用,该化合物制备简单,由苝四甲酸二酐改造而来,即将苝四甲酸二酐两端的O原子酰胺化后得的,改造后的新化合物具有良好的水溶性、稳定性,可以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生长,具有明显的抗菌效果。更重要的是,苝四甲酸二酐的酰胺化基团对抗菌作用是必须的,因为没有酰胺化的苝四甲酸二酐没有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作用,但是,带有酰胺化基团而无氯离子的PTCDI-1却具有抗菌作用。
实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苝四甲酸二酐酰胺化化合物在抗金黄色葡萄球菌中的应用,苝四甲酸二酐酰胺化化合物能够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生长,所述苝四甲酸二酐酰胺化化合物的结构式如下:
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大学,未经河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4315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