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皱纹盘鲍三倍体的诱导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544737.2 | 申请日: | 2019-06-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78799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5 |
发明(设计)人: | 王怡;骆轩;游伟伟;柯才焕;王星泽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K67/033 | 分类号: | A01K67/033 |
代理公司: | 厦门南强之路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00 | 代理人: | 马应森 |
地址: | 361005 ***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皱纹 三倍 诱导 方法 | ||
一种皱纹盘鲍三倍体的诱导方法,涉及贝类的培育方法。种鲍的选择及促熟;人工催产;配子的选择和处理;同步受精;药物诱导;药物去除;孵化。以确保皱纹盘鲍种鲍性腺成熟度、同步受精为前提,进一步优化诱导条件从而高效稳定的获得皱纹盘鲍三倍体。确保同步受精:严格避免配子在排放过程中提前接触,镜检确认不存在意外受精,保证同步受精和受精卵发育的一致性。优化诱导条件:以时时镜检观察确定对照组受精卵PB1比例70%~80%作为处理时间节点,确保第一极体有效释放,避免出现四倍体和非整倍体。稳定高效的诱导率:三倍体诱导率为100%或接近于100%。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贝类的培育方法,尤其是涉及一种皱纹盘鲍三倍体的诱导方法。
背景技术
鲍是名贵的海珍品,被誉为“海产八珍“之首。而我国作为世界第一养鲍大国,2017年全国鲍鱼总产量为14.85万吨,年产值超两百亿元。目前,我国鲍的主要养殖种类为皱纹盘鲍(Haliotis discus hannai),养殖范围自我国北方黄渤海地区延伸至福建沿岸,其中福建省养殖产量高达至12.34万吨(2017年),占全国鲍总产量的83.1%。然而,在福建海区,秋季为皱纹盘鲍的繁殖盛期,此时海区养殖皱纹盘鲍的性腺发育饱满,易排放精卵,性腺排放后养殖鲍体质虚弱,在环境胁迫下易导致死亡。另一方面,近十年来在鲍苗培育期间广泛采用配合饲料作为主要饲料,鲍苗生长到壳长3.0~3.5cm时性腺发育明显,出现性早熟现象,在水泥池高密度培育条件下容易因集中性腺排放而致大量死亡,同时出现滞长,这是我国鲍鱼主养区出现的新问题,亟需解决。
采用理化方法或生物学杂交可获得贝类三倍体,由于比二倍体多增加了一套染色体组,通常情况下三倍体不育或者育性差,在繁殖季节仅需消耗少量能量用于性腺发育,可以避免养殖贝类因性腺排放而导致体质虚弱致死或滞长问题。自1981年,Stanley首次使用细胞松弛素B(CB)诱导获得三倍体美洲牡蛎(Crassostrea virginica)以来,国内外学者已经对包括牡蛎、扇贝、贻贝、珍珠贝和鲍在内的20多种贝类相继开展了多倍体育种工作。有关皱纹盘鲍三倍体的研究工作最早始于1986年,据《大连水产学院学报》(1990年第1期)报道,以0.3mg/L的CB处理皱纹盘鲍受精卵,三倍体率最高仅为51.3%。《水产学报》(1993年第3期)报道使用1.0mg/L的CB诱导皱纹盘鲍三倍体,诱导率最高可达81.0%。中国专利CN1733908A中,使用150μmol/L 6-二甲基氨基嘌呤(6-DMAP)最高可获得54.0%的三倍体皱纹盘鲍。《水产科技情报》(2013年第4期)以0.70mg/L的CB处理受精卵,稚鲍三倍体率则为66.0%。目前皱纹盘鲍三倍体制种技术存在以下不足:
1、性腺成熟度、同步受精和受精阶段同步性无法充分保证;
2、包括起始诱导时间、诱导浓度和作用持续时间在内的诱导条件未能进一步精确和优化。
因此出现倍化率不高,操作稳定性差等问题,未能形成成熟稳定的皱纹盘鲍三倍体制种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杂交技术所存在的诱导率低和稳定性差等问题,提供一种高效稳定的皱纹盘鲍三倍体的诱导方法。
本发明包括以下步骤:
1)种鲍的选择及促熟;
在步骤1)中,所述种鲍的选择及促熟的具体方法可为:取壳长为70~130mm,个体活力良好且无外部损伤的皱纹盘鲍作为种鲍,按雌雄分别放置于亲鲍培育池中促熟;所述种鲍可为2~3龄皱纹盘鲍;所述亲鲍培育池内性别特征必须单一。
2)人工催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大学,未经厦门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4473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