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厚向变强度硬度冷轧带钢及其制造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547182.7 | 申请日: | 2019-06-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2675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5 |
发明(设计)人: | 朱晓东;薛鹏;李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D8/02 | 分类号: | C21D8/02;C21D1/18 |
代理公司: | 上海东信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28 | 代理人: | 杨丹莉;李丹 |
地址: | 20190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强度 硬度 冷轧 带钢 及其 制造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厚向变强度硬度冷轧带钢的制造方法,其包括步骤:冶炼、连铸、热轧、冷轧和连续退火;在连续退火步骤中进行淬火时,对带钢两个表面进行不对称的淬火冷却工艺。此外,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厚向变强度硬度冷轧带钢,其采用上述的制造方法制得。该制造方法通过对带钢进行非对称式的淬火冷却工艺,实现了带钢非对称式的力学性能分布,从而得到沿厚度方向渐变式的硬度梯度,以同时获得高硬度、高强度和优良的韧塑性和成形性的组合性能,有效应对超高强钢强度和塑性、韧性之间的矛盾。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带钢及其制造方法,尤其涉及一种冷轧带钢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汽车工业出于减重和安全性的需要,要求使用更高强度的钢板。汽车用冷轧先进高强钢板的制造一般都依赖连续退火过程中的快速冷却,快速冷却有利于奥氏体向马氏体、贝氏体等组织的转变,从而获得高强度。
在现有技术中,高强度钢板多采用传统的均一的快速冷却方式而获得,即钢板开始快速冷却的温度和结束快速冷却的温度相同,钢板两个表面的冷却速度也相同,照此方式可以获得强度均一的钢板。
例如:公开号为CN102822375A,公开日为2012年12月12日,名称为“超高强度冷轧钢板及其制造方法”的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超高强度冷轧钢板及其制造方法。在该专利文献所公开的技术方案中,化学成分为C:0.05-0.4%,Si:2.0%以下,Mn:1.0-3.0%,P:0.05%以下,S:0.02%以下,Al:0.01-0.05%,N:小于0.005%,并且该文献所涉及的钢在连续退火中,从Ac3,以20℃/s以上(气体冷却)的冷速,冷却到Ms点-Ms点+200℃范围,保持0.1-60s后,以100℃/s以上的冷速(水冷),冷却到100℃以下,得到抗拉强度1320MPa以上的高强钢,并且钢板的平坦度在10mm以下。然而,该专利文献所公开的技术方案采用的是均一的快速冷却工艺。
又例如:公开号为CN102953002A,公开日为2013年3月6日,名称为“缝焊性优异的高强度钢板”的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缝焊性优异的高强度钢板。在该专利文献所公开的技术方案中,C:0.12-0.4%,Si:0.003-0.5%,Mn:0.01-1.5%,P:0.02%以下,S:0.01%以下,Al:0.032-0.15%,N:0.01%以下,Ti:0.01-0.2%,B:0.0001-0.001%,钢的组织为单一马氏体组织。在该专利文献所公开的技术方案中,该钢抗拉强度在1180MPa以上,其采用的也是均一的快速冷却工艺。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现有技术中的相变强化高强度钢板,虽然分属不同的强度级别,采用了不同的淬火工艺,但其采用的都是均一冷却的淬火工艺,因此其最终获得的钢板具有均一性能,在厚向的强度、硬度也基本相同。
基于此,期望获得一种不同于现有技术的带钢,其上下表面的硬度不同,并且可以沿着厚度方向逐步变化。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厚向变强度/硬度冷轧带钢的制造方法,该制造方法通过对带钢进行非对称式的淬火冷却工艺,实现了带钢非对称式的力学性能分布,从而得到沿厚度方向渐变式的硬度/强度梯度,以同时获得高硬度、高强度和优良的韧塑性和成形性的组合性能。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厚向变强度硬度冷轧带钢的制造方法,其包括步骤:冶炼、连铸、热轧、冷轧和连续退火;其中,在连续退火步骤中进行淬火时,对带钢两个表面进行不对称的淬火冷却工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4718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陆地开采可燃冰的装置
- 下一篇:一种可燃冰开采的通信监测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