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抗炎多肽纳米药物及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554738.5 | 申请日: | 2019-06-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0217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08 |
发明(设计)人: | 张建祥;李沉纹;靳涛涛;李兰兰;胡厚源;郭嘉伟;窦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K9/51 | 分类号: | A61K9/51;A61K47/24;A61K47/40;A61K38/02;A61P29/00;A61P1/00;A61P9/10 |
代理公司: | 重庆市恒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0102 | 代理人: | 李金蓉 |
地址: | 400038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抗炎多肽 二硬脂酰磷脂酰乙醇胺 响应性材料 聚乙二醇 活性氧 质量比 制备 磷脂 慢性炎症 纳米药物 静脉注射 动脉粥样硬化 炎症性肠病 给药方式 肌内注射 膜联蛋白 皮下注射 治疗药物 腹膜炎 末端肽 疾病 多肽 防治 预防 应用 | ||
1.一种抗炎多肽纳米药物,其特征在于:包括抗炎多肽、pH或活性氧响应性材料、磷脂和聚乙二醇-二硬脂酰磷脂酰乙醇胺,其中所述抗炎多肽与pH或活性氧响应性材料的质量比为0.01:1到2:1之间,聚乙二醇-二硬脂酰磷脂酰乙醇胺与pH或活性氧响应性材料的质量比为0.02:1到2.5:1之间,聚乙二醇-二硬脂酰磷脂酰乙醇胺与磷脂的质量比为0.01:1到1:0.01之间,所述纳米药物的粒径在20到900nm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抗炎多肽纳米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抗炎多肽选自膜联蛋白A1的活性N-末端肽Ac2-26和组织保护性多肽ARA29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抗炎多肽纳米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pH响应性载体材料选自缩醛化α-环糊精、缩醛化β-环糊精、缩醛化γ-环糊精或缩醛化葡聚糖;所述活性氧响应性载体材料选自4-羟甲基苯硼酸频哪醇酯修饰的α-环糊精、4-羟甲基苯硼酸频哪醇酯修饰的β-环糊精、4-羟甲基苯硼酸频哪醇酯修饰的γ-环糊精、4-羟甲基苯硼酸频哪醇酯修饰的葡聚糖、4-氨甲基苯硼酸频哪醇酯修饰的α-环糊精、4-氨甲基苯硼酸频哪醇酯修饰的β-环糊精、4-氨甲基苯硼酸频哪醇酯修饰的γ-环糊精或4-氨甲基苯硼酸频哪醇酯修饰的葡聚糖。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抗炎多肽纳米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磷脂选自卵磷脂、二硬脂酰磷脂酰乙醇胺、二肉豆蔻酰磷脂酰胆碱、1,2-二油酰基磷脂酰胆碱或二硬脂酰磷脂酰胆碱。
5.一种权利要求1到4所述抗炎多肽纳米药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首先将磷脂和聚乙二醇-二硬脂酰基磷脂酰乙醇胺溶于水中得到水相,将抗炎多肽溶于去离子水中,并将其加入到溶解有pH或活性氧响应性载体材料的有机溶剂中得到有机相;然后将有机相缓慢滴加于预加热后冷却的水相中,滴加完成后,在10-50℃下磁力搅拌1-12h,通过离心分离,用去离子水洗涤,冷冻干燥后即可得到抗炎多肽纳米药物。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抗炎多肽纳米药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溶剂选自甲醇或混合溶剂甲醇/乙醇、甲醇/乙腈、甲醇/四氢呋喃、甲醇/二甲基甲酰胺、甲醇/二甲基乙酰胺、甲醇/二甲基亚砜或甲醇/N-甲基吡咯烷酮。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抗炎多肽纳米药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聚乙二醇-二硬脂酰磷脂酰乙醇胺在水相中的浓度为0.01-100mg/mL;所述水相和有机相的体积比为10:1到1:10之间。
8.权利要求1所述抗炎多肽纳米药物在制备预防或治疗急或/和慢性炎症相关疾病的药物中的应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抗炎多肽纳米药物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炎症包括炎症性肠炎、腹膜炎、动脉粥样硬化。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抗炎多肽纳米药物的应用,其特征在于:给药方式包括口服、静脉注射、皮下注射、肌内注射,及以上方式之任意组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54738.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