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初胚料及电子产品基体的制作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554937.6 | 申请日: | 2019-06-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0601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29 |
发明(设计)人: | 周法;余武新;罗卫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长盈精密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14 | 分类号: | B29C45/14;B29C69/00;B29L31/34 |
代理公司: | 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任星宇 |
地址: | 523808 广东省东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料及 电子产品 基体 制作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初胚料以及电子产品基体的制作方法。初胚料包括:基体,所述基体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以及连接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的外周面,所述基体上开设有天线槽,所述天线槽贯穿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基体的外周面向内凹陷形成排料槽,所述排料槽与所述天线槽连通,且所述排料槽的横截面积由与所述天线槽的连接处朝向所述基体的外周面方向逐渐增大。这种初胚料能够有效避免天线槽内注塑的塑胶收缩不良,产生真空气孔。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设备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初胚料以及电子产品基体的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在向产品的天线槽内注塑形成天线时,由于天线槽宽度固定不可调节,先进入天线槽内的塑胶最先冷却,位于天线中间的塑胶温度高于天线外围的塑胶温度,使得塑胶收缩不均匀,天线内部的塑胶挤压形成真空气孔。无数个真空气孔凝聚在天线中间,CNC加工完多余胚料后,无数个气孔就形成了白线,造成产品天线的外观不良。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天线槽内注塑塑胶容易产生真空气孔的问题,提供一种能够避免天线槽内注塑塑胶收缩不良,产生真空气孔的初胚料,以及电子产品基体的制作方法。
一种初胚料,包括:基体,所述基体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以及连接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的外周面,所述基体上开设有天线槽,所述天线槽贯穿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基体的外周面向内凹陷形成排料槽,所述排料槽与所述天线槽连通,且所述排料槽的横截面积由与所述天线槽的连接处朝向所述基体的外周面方向逐渐增大。
上述初胚料,通过设置与天线槽连通的排料槽,使得向天线槽内注塑塑胶时,先注入的塑胶能够由排料槽排出,形成排冷料和排气,保证天线槽内塑胶为最新的热熔塑胶料,天线槽内的各个位置的塑胶热熔温度一致,在注塑保压、模腔收缩达到同步,从而有效的解决天线槽内的塑胶因收缩挤压产生真空气孔的问题。另外,由于排料槽的横截面积是逐渐增大的,塑胶由天线槽排入排料槽更加稳定、顺畅,保障天线槽内塑胶注塑的成型效果。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排料槽包括相对的第一开口端和第二开口端,所述第一开口端与所述天线槽连通,所述第二开口端与所述基体的外部连通,所述第一开口端的横截面积小于所述第二开口端的横截面积。使得向排料槽内的排料效果更好。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排料槽包括第一槽壁、第二槽壁、第三槽壁及第四槽壁,所述第一槽壁、所述第二槽壁、所述第三槽壁及所述第四槽壁共同围成所述排料槽,且各槽壁的第一端之间形成所述第一开口端,各槽壁的第二端之间形成所述第二开口端。先注入天线槽内的塑胶可以由第一开口端流入排料槽内,并覆盖于第一槽壁、第二槽壁、第三槽壁及第四槽壁上,保证排料空间及顺畅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槽壁与所述第三槽壁相对,且所述第一槽壁和所述第三槽壁均呈向远离所述排料槽中部的方向突出的弧面,所述第一槽壁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三槽壁的第一端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第一槽壁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三槽壁的第二端之间的距离。第一槽壁和第三槽壁的弧面设置,可以使得塑胶的流动性更好,使得向排料槽内排冷料更加顺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槽壁与所述第四槽壁相对,且所述第二槽壁和所述第四槽壁均呈向远离所述排料槽中部的方向突出的弧面,所述第二槽壁的第一端与所述第四槽壁的第一端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第二槽壁的第二端与所述第四槽壁的第二端之间的距离。第二槽壁和第四槽壁的弧面设置,可以使得塑胶的流动性更好,使得向排料槽内排冷料更加顺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基体包括相对的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所述天线槽和所述排料槽均设有四个,且其中两个所述天线槽间隔设于所述基体的第一端部上,另外两个所述天线槽间隔设于所述基体的第二端部上,所述排料槽与所述天线槽一一对应设置。使得电信号的接收效果更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长盈精密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广东长盈精密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5493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胶辊治具自动运输上料设备
- 下一篇:一种机械手和一种夹取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