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温作业服装及其模型设计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555875.0 | 申请日: | 2019-06-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3625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06 |
发明(设计)人: | 张林松;夏磊;高世亮;查文超;倪敬能;吴文胜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学院 |
主分类号: | A41H3/00 | 分类号: | A41H3/00;G06F30/00;G01N25/18 |
代理公司: | 北京高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30 | 代理人: | 赵永强 |
地址: | 230601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温 作业 服装 及其 模型 设计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温作业服装及其模型设计方法,属于高温作业服装领域。一种高温作业服装及其模型设计方法,分四个步骤进行分析,首先问题分析,确定需要分布建立四层热传导模型、单目标优化决策模型、双目标优化决策模型,通过四层热传导模型以及每层的初始条件、边界条件及交界面条件,得到体表温度时间关系模型,结合计算机软件和语言编程,求解不同情况下系统的相关参数,从而确定某织物层的最优厚度,使得热防护服能满足不同高温工作环境下需要的同时,达到降低研发成本,缩短研发周期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高温作业服装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温作业服装及其模型设计方法。
背景技术
衣食住行是人类最基本的需求,而服装居于首要地位,是人与环境之间的中间物,充当着人体第二层皮肤的作用。如今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服装的要求越来越高,不同环境下的服装要求也都越来越高,高温尤其如此;
在炎热环境中工作的人要比在普通环境下工作的人承受的压力更大,因此,完成高温作业时需穿专用服装,在高温或超高温条件下可以对工作人员进行安全保护,从而避免灼伤。有关防护服的设计标准,在国内外都形成了一套完善的体系,目前,国际上比较通用的耐高温阻燃防护服的结构由外及内主要分为三层:阻燃外层、防水透气层和隔热层。它的原理是降低热转移速度,使外界的高热缓慢而少量转移至皮肤。优良的热防护服既要对外界热量具有良好的阻隔作用,又要达到一定的热湿传递能力,以利于人体热量释放和汗液蒸发。但是,目前在热防护服和研究开发中,增强热防护性能与减少人体新陈代谢热负荷总是相互矛盾的,解决这一问题是对科学技术人员的挑战;
热防护服材料选取以及设计都很复杂,每个织物层的各项参数如密度、比热、热传导率以及厚度都是影响热防护服性能的关键要素,设计一种高温环境下多层热防护服系统模型,需要考虑,不同高温环境下,求解各织物层的最优厚度,使得假人皮肤外侧的温度尽可能的低,同时,也需要达到降低成本,缩短研发周期的目的;如何快速的进行分析和求解至关重要,也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现有的一种高温作业服装及其模型设计方法,无法针对外界高温进行及时的调整。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无法针对外界高温进行及时的调整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高温作业服装及其模型设计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高温作业服装模型设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对高温防护服内部的隔热层进行灌装,将灌装好的高温防护服穿戴好,将假人放置于恒温37℃状态下恒温加热箱中1-1.5h,将恒温37℃状态下的假人放置到恒定高温加热箱中,并记录下恒定高温加热箱中的温度为T;
S2、将假人模型中分成Ⅰ、Ⅱ、Ⅲ和Ⅳ层,其中Ⅰ层为阻燃外层;Ⅱ为隔热层;Ⅲ层为防水透气层;Ⅳ层为与皮肤接触的空气层;并记录Ⅰ、Ⅱ、Ⅲ和Ⅳ层的厚度和随时间的温度变化;
S3、通过上述记录的数据,建立Ⅰ、Ⅱ、Ⅲ和Ⅳ层的热传导模型;
其中第I层的热传导模型为:
T(x,0)=37°,x∈(0,L1);
T(0,t)=T;
T(L1,t)=T1;
其中,ρ1为第I层织物层的密度;c1为第Ⅰ层织物层的比热;k1为第Ⅰ层织物层的热传导率;Ω1为第Ⅰ层织物层厚度的取值范围;L1为第Ⅰ层织物层的厚度;T(x,t)为温度T与水平方向织物层厚度x及时间t的函数关系式;
其中第Ⅱ层的热传导模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学院,未经合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5587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