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管模喂料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10556241.7 | 申请日: | 2019-06-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8577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1 |
发明(设计)人: | 雷德意;杨世和;李辉;黎焯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德亚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8B13/02 | 分类号: | B28B13/02;B28C5/14;B28C7/16 |
代理公司: | 北京商专永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00 | 代理人: | 许春兰;李彬彬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荔湾***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喂料 系统 | ||
一种管模喂料系统,包括:机架;用于驱动机架或管模沿X向运动的行走装置;设置在机架上的称重装置;设置在称重装置上的料斗;根据称重装置发送的实时重量信号,输出行走速度控制信号至行走装置据此实时控制其行走速度的的控制装置。由于混凝土本身的材料特性和喂料时具体状态的影响,混凝土大多存在不同程度的结块问题,其往下浇灌时并不是以完全均匀的状态出料的,因此会在每个不同时刻存在时而下料过多时而下料不足的情况,本发明的控制装置根据实时重量信号对行走速度进行控制,使得喂料均匀,最大程度地减少混凝土本身的材料特性和具体状态对喂料均匀性的影响。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管桩生产领域。
背景技术
管桩主要用于建筑领域,其由圆柱形的混凝土本体和混凝土本体中的钢筋笼02构成。现有制作管桩的方法是采用包括上模和下模的管桩成型模具(简称管模)。如图1所示,将钢筋笼02的两端用端板固定,在端板的外围套上裙板03,将端头板固定在端板的端面上,然后将装配好的钢筋笼02整体放置于下模01内,利用喂料系统从上方往钢筋笼02以及下模01内灌入混凝土,将上模盖合到下模01上,用螺栓固定好,再采用离心机转动管模,使管桩离心成型于管模内,随后拆卸螺栓进行脱模,揭开上模,取出管桩。
现有技术中的管模喂料系统存在以下问题:
(1)由于混凝土本身的材料特性和喂料时具体状态的影响,混凝土大多存在不同程度的结块问题,导致浇灌不均匀,影响管桩成型质量。
(2)在进行喂料时,由于裙板03对钢筋笼02端部的遮挡作用,无法直接将混凝土灌入钢筋笼02的端部处(如图中箭头所示),只能靠混凝土自身的重力自然掉落到端部,但往往造成该处喂料不足,导致成型后的管桩端部强度不足的问题;
(3)在喂料的过程中,为了防止混凝土飞溅,通常在料斗的出口处设有两块挡板,两块挡板大致围拢在钢筋笼两侧及斜上方,防止混凝土喷溅,或从管模两侧溢出。但这种挡板往往不能根据不同管模的管径大小进行位置调节,只能适用在一种尺寸的管模的情况,不具备通用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管模喂料系统,以解决上述问题中的至少一个。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管模喂料系统,包括:
机架;
用于驱动机架或管模沿X向运动的行走装置;
设置在机架上的称重装置;
设置在称重装置上的料斗;
根据称重装置发送的实时重量信号,输出行走速度控制信号至行走装置据此实时控制其行走速度的的控制装置。
由于混凝土本身的材料特性和喂料时具体状态的影响,混凝土大多存在不同程度的结块问题,其往下浇灌时并不是以完全均匀的状态出料的,因此会在每个不同时刻存在时而下料过多时而下料不足的情况,本发明的控制装置根据实时重量信号对行走速度进行控制,使得喂料均匀,最大程度地减少混凝土本身的材料特性和具体状态对喂料均匀性的影响。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控制装置配置为根据称重装置发送的实时重量信号,获得实时减重速率,将实时减重速率与标准减重速率进行比较,若大于标准减重速率,则输出增加行走速度的控制信号至行走装置;若小于标准减重速率,则则输出减小行走速度的控制信号至行走装置;若等于标准减重速率,则不改变行走速度。
由此,该控制方式原理简单、易于实现。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还包括搅拌装置,其包括:
设置在料斗的出口处的搅拌筒;
贯穿搅拌筒的搅拌轴;
设置在搅拌轴上的螺旋带;
用于驱动搅拌轴旋转的搅拌驱动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德亚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德亚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5624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