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修饰的PNP及其制备和在5’-核苷酸酶检测中的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910556303.4 | 申请日: | 2019-06-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5874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1 |
发明(设计)人: | 房君江;林爱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睿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N9/10 | 分类号: | C12N9/10;C12Q1/48;C12Q1/28;C12Q1/26 |
代理公司: | 上海段和段律师事务所 31334 | 代理人: | 李慧;郭国中 |
地址: | 201100 上海市闵行区***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修饰 pnp 及其 制备 核苷酸 检测 中的 应用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修饰的PNP及其制备和在5’‑核苷酸酶检测中的应用,涉及到医学免疫体外诊断领域,所述修饰的PNP为PNP的氨基酸侧链经酰化修饰。并由其制备了稳定的5’‑核苷酸检测试剂盒,包括试剂R1和试剂R2;所述试剂R1包括缓冲液、4‑AA、修饰的嘌呤核苷磷酸氧化酶、过氧化物酶、黄嘌呤氧化酶、防腐剂、除干扰剂;所述试剂R2包括缓冲液,5’‑核苷磷酸盐。本发明对5’核苷酸酶检测的酶比色法加以改进,通过对参与反应的嘌呤核苷磷酸化酶(PNP)进行化学修饰,使试剂抗干扰能力增强达到灵敏度高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5’-核苷酸酶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修饰的PNP及其制备和在5’-核苷酸酶检测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5’-NT在人体的运动、细胞生长发育、纤维蛋白合成、提高表皮或内皮屏障功能、神经传递及淋巴的再循环及黏附、免疫应答等方面均发挥重要的作用。近年来,5’-NT在很多疾病,包括肝脏等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5’-NT在人体组织中广泛存在,如肝、胆、肠、脑、心、胰等。定位于细胞质膜上,在肝内此酶主要存在于胆小管和窦状隙膜内,而5’-NT要释放入血必须要经肝胆系统内的高浓度胆汁酸去垢处理,因此患者一旦患有肝胆疾病,血清中的5’-NT水平就会出现异常。
众多研究资料表明,血清5’-NT活性升高主要见于肝胆胰系统疾病及某些恶性肿瘤,如阻塞性黄疸、肝癌、肝炎等,其活性变化与ALP一致,故有较特异的诊断价值。骨骼系统疾病,如肿瘤转移、畸形性骨炎、佝偻病、甲状旁腺功能亢进,通常ALP活性升高,而5’-NT正常。因此ALP和5’-NT同时测定有助于肝胆和骨骼系统疾病的鉴别诊断。准确的测定5’-NT显得尤为重要,测定方法也得到不断开发和改进。
诊断方法:5’-NT测定主要是酶比色法,次黄嘌呤核苷-5’-单磷酸二钠盐(5’IMP)在5’-NT催化下水解生成磷酸和次黄嘌呤核苷,同时偶联黄嘌呤氧化酶和核苷酸磷酸化酶,使次黄苷最终氧化成过氧化氢和尿酸,最后在4-AAP和3-羟基-2,4,6-三溴苯甲酸(TBHBA)的参与下经过氧化酶的催化生成红色醌亚胺,在550nm处检测吸光度的增高速率即可计算出5’-NT活性。
上述方法具有抗干扰能力强,且不受内源性和外源性磷酸干扰,适合自动化快速测定的特点,为临床常规开展5’-NT检测应用创造有利条件。目前各试剂厂家纷纷推出基于该测定原理的5’-NT试剂,但是该法测定过程中需要PO43-和Mg2+(或Mn2+)生成沉淀的问题,使得测定试剂中PO43-和Mg2+(或Mn2+)的浓度远远低于反应所需的最适浓度,从而造成比色反应进行的不彻底,测定时灵敏度低,重复性不佳,给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此方法带来困难。基于目前测定血清5’-NT诸多方法所存在的各种缺点,研发一种抗干扰能力强,测定灵敏度高,能真实反应血清5’–NT活性并能实现手工和全自动生化分析的匀相法测定新技术,已成为该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修饰的PNP及其制备和在5’-核苷酸酶检测中的应用。本发明对5’核苷酸酶检测的酶比色法加以改进,通过对参与反应的嘌呤核苷磷酸化酶(PNP)进行化学修饰,提高试剂稳定性、增强抗干扰能力以及提高检测灵敏度效果。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修饰的嘌呤核苷磷酸化酶,所述嘌呤核苷磷酸化酶的氨基酸侧链经酰化修饰。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修饰的嘌呤核苷磷酸化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将嘌呤核苷磷酸化酶与酰化试剂进行反应;
B、在步骤A所得反应物中加入尿素进行反应,使蛋白质变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睿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睿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5630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