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动汽车的电机电池温度集成控制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910557418.5 | 申请日: | 2019-06-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16020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11 |
发明(设计)人: | 李金龙;袁新;刘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美力达汽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L58/26 | 分类号: | B60L58/2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768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温度集成控制系统 温度监测模块 阈值设置模块 报警模块 电动汽车 电机电池 复位模块 显示模块 主控模块 单片机 按键 显示屏 电池 电动汽车技术 温度传感器 输出接口 温度过高 温度检测 主控芯片 蜂鸣器 输入端 芯片 | ||
本发明涉及电动汽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动汽车的电机电池温度集成控制系统,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包括主控模块、温度监测模块、显示模块、报警模块、复位模块和阈值设置模块,所述主控模块采用芯片型号为AT89C51的单片机,温度监测模块采用的设备为温度传感器,显示模块采用的设备为显示屏,显示屏的输入端与单片机的输出接口连接,报警模块采用的设备为蜂鸣器,复位模块设置有与之对应的S按键,并且阈值设置模块也设置有与之对应的S1~S3按键,本发明以AT89C51单片机作为主控芯片,对电池进行温度检测,大大提高了电池的寿命及其性能,同时还能够避免一些由于温度过高造成的事故。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动汽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动汽车的电机电池温度集成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生产和生活的发展,环保和节能的观念已经普及开来,传统的汽车为油动力发动机驱动,对环境的污染严重,同时对能源的消耗较大,不能满足环保和节能的新趋势。
电动汽车作为一种新能源动力汽车,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环保和节能的需求,电池作为电动汽车驱动系统的动力源,它的寿命、性能以及容量对电动汽车至关重要,电池使用中最为危险的就是电池温度散热不通畅,从而降低电池的使用寿命,更严重的可能会引发火灾和爆炸。
公告号为CN205220274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电动汽车的电机电池温度集成控制系统,该专利中当温度传感器检测到电池温度超过65℃或低于40℃时,它立即向集成控制系统的控制器发送信号,控制电磁阀和膨胀阀开启或关闭,使新冷媒和水可以进行热交换,从而对电机进行冷却或者升温,其在控制系统中需要通过额外的电磁阀和膨胀阀来控制升温或降温,如果电磁阀和膨胀阀损坏,那电池的控制系统将完全不起作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电动汽车的电机电池温度集成控制系统。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动汽车的电机电池温度集成控制系统,包括主控模块、温度监测模块、显示模块、报警模块、复位模块和阈值设置模块,所述主控模块采用芯片型号为AT89C51的单片机,温度监测模块采用的设备为温度传感器,显示模块采用的设备为显示屏,显示屏的输入端与单片机的输出接口连接,报警模块采用的设备为蜂鸣器,复位模块设置有与之对应的S按键,并且阈值设置模块也设置有与之对应的S1~S3按键。
优选的,所述温度传感器的型号为DS18B20,显示屏的型号为LCD1602。
优选的,所述温度传感器的2引脚与单片机的P3.0口连接。
优选的,所述温度检测模块的间隔时间为1s。
优选的,所述显示屏的D0~D7口分别与单片机的P0.0~P0.7接口对应连接,显示屏的RS、RW和E口分别与单片机的P2.4、P2.5和P2.6对应连接。
优选的,所述蜂鸣器的输入端与单片机的P1.4接口连接。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发明以AT89C51单片机作为主控芯片,对电池进行温度检测,并对其进行报警措施,同时设置阈值在其触发了中断系统时立即对电池环境的温度进行降温处理,大大提高了电池的寿命及其性能,同时还能够避免一些由于温度过高造成的事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电动汽车的电机电池温度集成控制系统的系统框图;
图2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电动汽车的电机电池温度集成控制系统的初始化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电动汽车的电机电池温度集成控制系统的中断处理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电动汽车的电机电池温度集成控制系统的温度传感器工作原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美力达汽车有限公司,未经河南美力达汽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5741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车辆电源系统
- 下一篇:双筒变循环新能源动力冷却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