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2;3-二氢噻吩并[3;4-B][1;4]二氧杂环己-2-基)甲醇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557841.5 | 申请日: | 2019-06-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8346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30 |
发明(设计)人: | 张茂华;蒋永飞;林山杉;胡嗣敏;韩新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博鸿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D495/04 | 分类号: | C07D495/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50309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中间物 二氢噻吩 甘油酯 氧杂环 单烷 甲醇 制备 二烷氧基噻吩 产物中间体 生产成本低 异构体杂质 二烷基酯 分离工序 交换反应 酸化反应 醇羟基 二甲酸 碱化 精馏 收率 脱羧 合成 | ||
本发明公开(2,3‑二氢噻吩并[3,4‑B][1,4]二氧杂环己‑2‑基)甲醇的制备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以3,4‑二烷氧基噻吩‑2,5‑二甲酸二烷基酯和单烷酸甘油酯为原料进行得到中间物1,再将中间物1进行碱化酸化反应得到中间物2,最后将中间物2进行脱羧后精馏得到产品。本发明由于单烷酸甘油酯只有两个醇羟基进行交换反应,使得合成的产物中间体1没有异构体杂质产生,从而可减少工业分离工序,产品的收率高,生产成本低,有利于工业化生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聚合物PEDOT衍生物的单体合成领域,尤其涉及一种(2,3-二氢噻吩并[3,4-B][1,4]二氧杂环己-2-基)甲醇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导电高分子聚合物PEDOT在发光二极管、固态电容、太阳能电池、显示器等等行业中有着广泛的用途,随着PEDOT应用的广泛深入,其衍生物的研究也越来越多,羟甲基化的聚合物相比普通聚合物性能上明显的区别。专利公开号为EP13914747A1的欧洲专利中,公开了羟甲基聚合物用作电解电容器的固体电解质,与普通PEDOT聚合物相比,对导电性和质量的有明显提高。
对于合成PEDOT的单体3,4-乙烯二氧噻吩羟甲基衍生物的合成,国内外也有大量的报道。专利号为US5111327的美国专利,公开了环氧氯丙烷制备羟甲基单体的方法,不过合成出羟甲基两个异构体,分别占比80%式a和20%式b,后续可以采用色谱分离的方法,将两个异构体分离,色谱分离工业应用较复杂。
专利公开号为EP1352918A1的欧洲专利中,公开了羟甲基3,4-乙烯二氧噻吩的合成方法,采用了3醇系列物(通式为:HO-CH2-CHOH-(L)X-OH醇,L为烷烃)与3,4-二甲氧基噻吩合成羟甲基、羟乙基、羟丙基及羟丁基单体衍生物。当3醇系列物中的X=2时,即为1,2,4-丁三醇反应时,反应产物为羟乙基衍生物和式b类似异构体,该专利中简单描述了可以采用色谱分离法来分离式b类似异构体制作纯物质。
专利公开号为CN103641843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以3,4-二溴噻吩为起始物,先合成3,4-二甲氧基噻吩,再与甘油反应,得到羟甲基单体,由于三个羟基均有可能连上氧环,所以有式b异构体出现,但该专利中对异构体式b的可能出现及分离方法均未进行报道。
专利公开号为CN108329329的中国专利公开以2,5-二甲酸甲酯-3,4二羟基噻吩为原料与甘油进行光延反应,合成羟甲基单体,光延反应使用的催化剂偶氮试剂与三苯基膦或三丁基膦价格高昂,不适合工业化生产。
专利公开号为CN108299463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以2,5-二甲酸甲酯-3,4二羟基噻吩为原料与2,3-二溴-1-丙醇反应,该反应原料二溴丙醇较难获得,工业化应用受限。
因此,现有技术中单体3,4-乙烯二氧噻吩羟甲基衍生物的合成方法存在收率低、成本高、原料无法工业化、杂质异构体不易工业分离等等缺点。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收率高、成本低、易于工业化生产,无需分离异构体的(2,3-二氢噻吩并[3,4-B][1,4]二氧杂环己-2-基)甲醇的制备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发明人提供了一种(2,3-二氢噻吩并[3,4-B][1,4]二氧杂环己-2-基)甲醇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3,4-二烷氧基噻吩-2,5-二甲酸二烷基酯、单烷酸甘油酯和催化剂A依次加入溶剂A中,在温度80~110℃下进行反应,当3,4-二烷氧基噻吩-2,5-二甲酸二烷基酯完全消耗完毕,再加水搅拌0.5-2小时后,经过滤得到中间物1;所述3,4-二烷氧基噻吩-2,5-二甲酸二烷基酯与单烷酸甘油酯的摩尔比为1:1~2;所述步骤1)的反应式如式II所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博鸿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福建博鸿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5784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