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悬挂式单轨列车及其止摆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910561696.8 | 申请日: | 2019-06-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4320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20 |
发明(设计)人: | 段安婧;江爱林;肖凌 | 申请(专利权)人: | 通号轨道车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1B12/06 | 分类号: | B61B12/06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李宏志 |
地址: | 410000 湖南省长沙市长沙高***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摆臂 车体 单轨列车 止摆装置 悬挂式 抵接面 施加 车体摆动 车体两侧 均匀受力 影响车体 正常行驶 左右摇摆 有效地 伸缩 向内 收缩 相抵 乘客 伸出 行驶 | ||
本发明公开一种悬挂式单轨列车止摆装置,包括若干组用于分别设于车体两侧并相对于车体伸缩的第一止摆臂和第二止摆臂;当车体停靠时,第一止摆臂和第二止摆臂均向外伸出直至与抵接面相抵,使抵接面通过第一止摆臂和第二止摆臂分别向车体的两侧施加作用力以克服乘客施加至车体的作用力,从而阻止车体左右摇摆,第一止摆臂和第二止摆臂能够使车体的两侧均匀受力,止摆效果更佳;当车体行驶时,第一止摆臂和第二止摆臂均向内收缩,使第一止摆臂和第二止摆臂远离抵接面,避免影响车体正常行驶。因此,本发明所提供的悬挂式单轨列车止摆装置能够可靠且有效地阻止车体摆动。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包含上述止摆装置的悬挂式单轨列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轨道交通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悬挂式单轨列车止摆装置。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包含上述止摆装置的悬挂式单轨列车。
背景技术
悬挂式单轨列车的车体位于轨道下方,使得悬挂式单轨列车能够在无需扩展城市现有公路设施的基础上缓解城市交通难题,发展前景较广阔。
悬挂式单轨列车车体的两侧通常与站台之间存在一定尺寸的间隙,当悬挂式单轨列车入站后,悬挂式单轨列车的车体极易在乘客上下车时因车底受力较小而引发左右摇摆现象,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针对上述问题,现有的悬挂式单轨列车的车底增设有止摆装置,该止摆装置包括伸缩杆、连接杆和摆动杆,其中,伸缩杆安装于车体底部,连接杆的两端分别与伸缩杆和摆动杆转动连接,摆动杆与地面倾斜相抵,从而通过驱动伸缩杆伸缩使伸缩杆通过连接杆带动摆动杆摆动,使摆动杆压紧或远离地面,进而防止车体左右摆动。
由此可以推出,当止摆装置沿倾斜地压向地面时,地面通过止摆装置向车体施加反向作用力,从而使车体依靠止摆装置与地面之间的静摩擦力阻止车体左右摆动。然而,由于止摆装置与地面之间的静摩擦力有限,使止摆装置的止摆效果极易受客流量影响,当上下车的客流量较大时,悬挂式单轨列车的车体可能因克服止摆装置与地面之间的静摩擦力而造成左右摆动,因此现有的止摆装置难以可靠且有效地阻止车体摆动。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悬挂式单轨列车止摆装置,能够可靠且有效地阻止车体摆动。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包含上述止摆装置的悬挂式单轨列车,安全性较高。
其具体方案如下:
本发明提供一种悬挂式单轨列车止摆装置,包括若干组用于分别设于车体两侧并相对于车体伸缩的第一止摆臂和第二止摆臂;第一止摆臂和第二止摆臂用于在车体停靠时向外伸出直至与抵接面相抵以阻止车体左右摇摆,并用于在车体行驶时向内收缩以远离抵接面。
优选地,第一止摆臂和第二止摆臂结构相同且对称设置,第一止摆臂包括用于固设于车体的第一支撑座和安装于第一支撑座的第一伸缩缸,第一伸缩缸的活塞杆安装有用于与抵接面相抵的第一抵接部。
优选地,第一抵接部具体为弹性抵接块。
优选地,第一抵接部具体为抵接滚轮。
优选地,第一止摆臂和第二止摆臂用于平行地设于车体底板的底部。
优选地,第一止摆臂和第二止摆臂用于平行地或以预设角度倾斜地设于车厢底板的底部。
优选地,还包括:
用于检测车体启动状态及停车状态的状态检测件;
与状态检测件、第一止摆臂和第二止摆臂相连的控制器,控制器用于根据状态检测件发送的信号在车体处于启动状态时控制第一止摆臂和第二止摆臂同时收缩并在车体处于停车状态时控制第一止摆臂和第二止摆臂同时伸出。
优选地,还包括:
与控制器相连并用于检测车体的当前摆动角度的摆角检测件;控制器用于根据摆角检测件发送的信号在当前摆动角度大于等于预设摆动角度驱动第一止摆臂和第二止摆臂继续外伸以增大施加至抵接面的作用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通号轨道车辆有限公司,未经通号轨道车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6169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