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污泥资源化的热解气能量利用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910562839.7 | 申请日: | 2019-06-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16937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11 |
发明(设计)人: | 丁睿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百和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1/13 | 分类号: | C02F11/13;C02F11/10;C10B5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联瑞联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11 | 代理人: | 苏友娟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合肥市高***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热解气 热风炉 裂解气 能量利用系统 污泥资源化 干化系统 炭化系统 循环系统 导气管 干化炉 炭化炉 风机 充分燃烧 辅热系统 辅热装置 高温烟气 后续工艺 输入燃料 温度调节 焦油 炭化 干化 热风 污泥 残留 堵塞 输出 引入 保证 | ||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用于污泥资源化的热解气能量利用系统,热解气能量利用系统包括干化系统、炭化系统和热解气循环系统;干化系统包括干化炉;炭化系统包括炭化炉;热解气循环系统包括热风炉、热解气导气管、辅热系统和热风导气管;本发明在对污泥进行炭化时,可将产生的裂解气导入热风炉中进行充分燃烧,且采用远离炭化炉的风机将裂解气引入热风炉中,避免了因裂解气中的焦油残留在风机上进而导致堵塞的问题,并利用辅热装置和PLC来根据热风炉内实时的温度调节输入燃料的量,从而维持热风炉输出高温烟气的温度,保证后续工艺的稳定进行,避免了因裂解气产量不稳定的而影响干化炉干化效率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污泥处理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污泥资源化的热解气能量利用系统。
背景技术
污水处理厂污泥是污水处理的产物,包括微生物群体、有机物质和无机物质等几部分。每万立方米污水处理后约产生污泥(以含水率80%计)5~10吨。污泥中含有病原体、重金属和持久性有机物等有毒有害物质,未经有效处理处置,极易对地下水、土壤等造成二次污染,直接威胁环境安全和公众健康,使污水处理设施的环境效益大大降低。
目前国内传统的污泥处置方式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卫生填埋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污泥对环境的污染问题,对城市环境和地下水源造成严重污染,随着现有填埋场容量逐渐减少,卫生填埋的处置方式会越来越少被使用。
水泥窑协同焚烧掺入量有限,对水泥窑自身影响较大,推广应用局限性较大。厌氧消化和堆肥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大,而国内的污泥的有机质含量低,运行成本高。
干化焚烧技术系统简单易行,但对焚烧设备本身影响较大,而掺入量有限,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污泥量。
以上处置方式都没有完全实现污泥的稳定化、资源化,重金属没有被完全固化,容易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
综上所述,污泥处理处置问题已成为社会各界高度重视的新的环境问题,深度脱水干化炭化一体污泥处置技术应运而生,对污泥的减量化、无害化、稳定化、资源化的处置要求,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解决技术路线,可真正实现“绿色、循环、低碳”的总体环保要求,对解决城市污泥的处理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污泥资源化是污泥处理处置发展的主流趋势之一,拥有二次污染小、减量化明显等多个优点。然而,现有的污泥资源化工艺存在能耗大、尾气排放污染等诸多问题。为进一步降低污泥炭化过程中的能量消耗,减少尾气排放,设计一种节能高效的热量利用系统是十分必要的;现有污泥资源化工艺多将污泥炭化中产生的裂解气循环使用,采用风机直接将产生的裂解气输送至下一环节,但裂解气中富含焦油等物质,极易残留在风机上导致堵塞,且高温裂解气也会提高对风机的耐高温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一种用于污泥资源化的热解气能量利用系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直接输送裂解气的风机易残留焦油和能耗高的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用于污泥资源化的热解气能量利用系统,所述热解气能量利用系统包括干化系统、炭化系统和热解气循环系统;所述干化系统包括干化炉;所述炭化系统包括炭化炉;
所述热解气循环系统包括热风炉、热解气导气管、辅热系统和热风导气管;所述炭化炉和所述热风炉通过所述热解气导气管相连通;所述热风炉靠近所述热解气导气管端设有所述辅热系统,所述辅热系统由PLC编程控制,根据所述热风炉内温度动态调节燃料的输出量;所述热风炉靠近所述热解气导气管端设有空气管道,所述热风炉另一端设有所述热风导气管;
所述干化炉与所述热风炉通过所述热风导气管相连通。
优选地,所述热风导气管上设有第一风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百和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徽百和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6283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海淤泥资源化利用方法及系统
- 下一篇:一种强化污泥浓缩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