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胎压监测系统的检测装置的检测支架在审
申请号: | 201910564410.1 | 申请日: | 2019-06-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6629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03 |
发明(设计)人: | 廖春虎;赵俊;杨浩;刘浪;贾继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襄阳达安汽车检测中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L25/00 | 分类号: | G01L25/00 |
代理公司: | 襄阳中天信诚知识产权事务所 42218 | 代理人: | 何静月 |
地址: | 441004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监测 系统 检测 装置 支架 | ||
1.一种胎压监测系统的检测装置的检测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装于待检测车轮的轴向表面中部的车轮连接盘(3)、沿待检测车轮径向设置的支撑杆(18)、电气一体滑环(4)、平行于待检测车轮轴向的导向支架(8),电气一体滑环(4)的轴线与车轮连接盘(3)轴线重合,电气一体滑环(4)的转子连接装于车轮连接盘(3)中部,套于电气一体滑环(4)的定子外的环套(11)铰接于支撑杆(18)下端,支撑杆(18)上端插装于导向支架(8)一端的鱼眼万向球头处,导向支架(8)另一端有与车身(1)相连的强磁吸盘(12);
所述车轮连接盘(3)由连接盘(19)和连接螺栓组成,连接盘(19)中部设有中心孔(28)、三个以上均布于中心孔(28)外的安装孔,连接盘(19)周边设有一个以上动平衡减重孔(27)、长圆孔组,长圆孔组包括三个以上呈螺旋状分布的长圆孔(26),长圆孔(26)包括位于两端的两半圆部、连于两半圆部之间的长条部,动平衡减重孔(27)圆心、各长圆孔的长条部的中心位于同一圆周上,各长圆孔的两半圆部分别位于两同心圆周上;所述连接螺栓包括膨胀卡钳(22)、套于膨胀卡钳(22)外的套筒、用于带动膨胀卡钳(22)沿套筒移动的旋转螺杆(23);
所述环套(11)端面设有一圈径向向内延伸的凸缘,凸缘上设有用于固定电气一体滑环(4)的安装孔,环套(11)外壁设有耳板(33),连接臂(37)下端经轴(34)铰接于耳板(33)上,连接臂(37)上端经连接轴(36)铰接于连接套下端的支板(35)上,连接套上端有与支撑杆(18)配合连接的螺纹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胎压监测系统的检测装置的检测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18)上安装有护套一(29)和护套二(30),护套一(29)的上端和护套二(30)的下端通过螺丝螺帽与支撑杆(18)连接,护套一(29)的下端和护套二(30)的上端通过胶水与鱼眼万向球头的外壳粘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胎压监测系统的检测装置的检测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强磁吸盘(12)包括橡胶盘、两个以上吸盘固定板、磁铁,橡胶盘内置磁铁,各吸盘固定板装于导向支架(8)上,橡胶盘经螺栓装于吸盘固定板的腰形孔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胎压监测系统的检测装置的检测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吸盘固定板为L形板,包括立板、与立板连接的横板,腰形孔设于横板上,立板与导向支架(8)经连接螺栓固定。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胎压监测系统的检测装置的检测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支架(8)端部为方块结构,吸盘固定板装于导向支架(8)方块结构侧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胎压监测系统的检测装置的检测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长圆孔(26)孔口内端连接盘(19)表面设有用于定位套筒的定位槽;膨胀卡钳(22)头部有螺纹孔,膨胀卡钳(22)尾部连有多个锁紧爪,锁紧爪包括与汽车车轮固定螺栓相对应的爪头、爪尾,各锁紧爪的爪头围成圆柱形状,各锁紧爪的爪尾围成圆台环形状,套筒内壁尾端有与各锁紧爪的爪尾相配合的圆台壁;旋转螺杆(23)尾部插装于螺纹孔处,旋转螺杆(23)中部穿过长圆孔,旋转螺杆(23)头部套有导向套(24);所述导向套(24)为台阶形结构,包括大套部、小套部,小套部插装于长圆孔(26)处,大套部位于长圆孔(26)孔口外端的连接盘(19)表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胎压监测系统的检测装置的检测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为伸缩套筒,包括螺母套(20)、螺杆套(21),螺母套(20)与螺杆套(21)螺纹连接,膨胀卡钳(22)嵌于螺杆套(21)内,旋转螺杆(23)穿过螺母套(20)和螺杆套(21)中心与膨胀卡钳(22)内嵌螺纹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胎压监测系统的检测装置的检测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套(11)外壁设有便于安装的平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襄阳达安汽车检测中心有限公司,未经襄阳达安汽车检测中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64410.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社交关系网络的爬虫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混源代码特征提取与匹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