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经表面处理的NiO薄膜的全无机QLEDs器件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565247.0 | 申请日: | 2019-06-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99437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5 |
发明(设计)人: | 陈静;钱建平;汪丽茜;潘江涌;刘城君;雷威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L33/06 | 分类号: | H01L33/06;H01L33/00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金诗琦 |
地址: | 211102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表面 处理 nio 薄膜 无机 qleds 器件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经表面处理的NiO薄膜的全无机QLEDs器件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全无机QLEDs器件,自下而上依次包括ITO导电玻璃、经表面处理的NiO空穴传输层、CdZnSeS/ZnS量子点层、ZnMgO电子传输层和Al阴极。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分别采用去离子水、丙酮、异丙醇,清洗ITO导电玻璃;(b)将清洗后的ITO导电玻璃吹干,紫外处理;(c)取出处理后的ITO导电玻璃,旋涂经表面处理的NiO纳米颗粒溶液;(d)取量子点溶液旋涂到步骤(c)所得物上,退火;(e)取ZnMgO纳米颗粒溶液旋涂到步骤(d)所得物上,退火;(f)将步骤(e)所得物抽真空并蒸镀铝膜。本发明通过构建修饰空穴传输层,降低界面电荷猝灭几率,提高载流子浓度,平衡电子与空穴,提高器件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量子点发光二极管及其制法,具体为一种经表面处理的NiO薄膜的全无机QLEDs器件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发光器件由第一代LEDs器件发展到第三代QLEDs器件,最近几年由于QLEDs器件的各个层得到了较大的优化,使得QLEDs器件的发光强度、效率等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然而,QLEDs的寿命却未得到相应的提升。由于QLEDs的空穴层大都采用有机物,如PEDOT:PSS、TFB、PVB等,这些有机物受空气中的水氧影响较大,导致器件的寿命无法得到提升,而且PEDOT:PSS本身的吸水性也会对量子点的发光性能产生影响。
虽然NiO纳米颗粒受水氧影响较低,在空气中能保持稳定,但是研究表面,单单引入NiO纳米颗粒无法改善QLEDs器件的使用寿命,反而大幅度降低了QLEDs的发光性能。主要是因为量子点层和NiO层直接发生接触,而NiO纳米颗粒会对量子点产生荧光猝灭效应,导致QLEDs器件的性能大幅降低。因此如何解决NiO纳米颗粒对量子点本身的荧光猝灭效应以及提高QLEDs器件的发光性能和使用寿命仍然是目前的一个挑战。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亮度较高、寿命较长的经表面处理的NiO薄膜的全无机QLEDs器件,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成本低、重复性好的经表面处理的NiO薄膜的全无机QLEDs器件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方案: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经表面处理的NiO薄膜的全无机QLEDs器件,自下而上依次包括ITO导电玻璃、经表面处理的NiO空穴传输层、CdZnSeS/ZnS量子点层、ZnMgO电子传输层和Al阴极。
ITO导电玻璃的厚度为150~200nm,经表面处理的NiO空穴传输层的厚度为30~40nm,CdZnSeS/ZnS量子点层的厚度为30~40nm,ZnMgO电子传输层的厚度为20~40nm,所述Al阴极的厚度为200~300nm。
上述经表面处理的NiO薄膜的全无机QLEDs器件的制备方法,包含以下步骤:
(a)分别采用去离子水、丙酮、异丙醇,在20~40℃超声机中清洗ITO导电玻璃5~20min;
(b)将清洗后的ITO导电玻璃吹干,并放置在紫外处理机中,处理时间为15~30min;
(c)取出步骤(b)处理后的ITO导电玻璃,旋涂50~100ul、浓度为1~20mg/ml的经表面处理的NiO纳米颗粒溶液;
(d)取50~100ul、浓度为5~20mg/ml的量子点溶液旋涂到步骤(c)所得物上,转速为1000~5000r/min,时间为15~45s,在80~120℃退火5~15min;
(e)取50~100ul、浓度为15~45mg/ml的ZnMgO纳米颗粒溶液旋涂到步骤(d)所得物上,在60~100℃退火5~10mi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南大学,未经东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6524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