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层叠陶瓷电子部件有效
申请号: | 201910565888.6 | 申请日: | 2019-06-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4884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3 |
发明(设计)人: | 小岛孝弘;板持正和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
主分类号: | H01G4/228 | 分类号: | H01G4/228;H01G4/224;H01G4/12;H01G4/30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李国华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层叠 陶瓷 电子 部件 | ||
提供一种层叠陶瓷电子部件,在抑制沿面放电、发热的同时能够实现小型化及表面安装。本发明的层叠陶瓷电子部件(10A)具有:电子部件主体(12),其具备配置于层叠体(14)的第一侧面(14c)的第一外部电极(24a)、以及与第一外部电极(24a)分离地设置且配置于第一侧面(14c)的第二外部电极(24b);与第一外部电极(24a)连接的第一金属端子(40A);与第二外部电极(24b)连接的第二金属端子(40B);以及外装件(15)。电子部件主体(12)配置为第一或第二侧面(14c、14d)与安装基板的安装面对置,第一及第二内部电极层(18a、18b)配置为与安装面大致垂直,第一侧面(14c)的一部分、第一及第二外部电极(24a、24b)和第一及第二金属端子(40A、40B)的一部分被外装件(15)覆盖。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例如包含层叠陶瓷电容器等的层叠陶瓷电子部件。
背景技术
一直以来,出于对环境的考虑而采用了适于节能化及高效化的逆变器电路。但是,近年来,趋向于使用电压变高,并且趋向于要求应对高电压及大电流的逆变器电路。
而且,在高电压下使用的情况下,在层叠陶瓷电容器这样的电子部件中,容易产生外部电极间的放电(所谓的沿面放电)。因此,在高电压的逆变器电路中,根据公共的标准来规定了放电的爬电距离。
由于这样的要求,在高电压的逆变器电路中,即便在电容器中,例如采用容易确保放电的爬电距离的专利文献1及专利文献2所记载的薄膜电容器、专利文献3所记载的带金属端子的电容器的情况也正在增加。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8-172050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8-277505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0-235932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然而,专利文献1及专利文献2所记载的薄膜电容器虽然能够确保放电的爬电距离,但仍存在无法在构造上小型化这样的问题,以及由于在构造上引线端子是必须的,因此仅能够应对将引线端子向安装基板的通孔插入的插入安装这样的问题。因此,无法满足对近年来由市场要求的电子部件的小型化、表面安装的应对。
另外,专利文献3所记载的带金属端子的电容器存在无法确保放电的爬电距离这样的问题,以及通过经由金属端子从而等效串联电阻(ESR)/热阻增加、层叠陶瓷电容器的发热量增加这样的问题。
因此,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在抑制沿面放电、发热的同时实现小型化及表面安装的层叠陶瓷电子部件。此外,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在确保放电的爬电距离而避免沿面放电的同时提高静电电容的密度的层叠陶瓷电子部件。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未经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6588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金属化薄膜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层叠陶瓷电子部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