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磁悬浮片梭精密引纬控制方法及系统、信息处理终端有效
申请号: | 201910571162.3 | 申请日: | 2019-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09069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31 |
发明(设计)人: | 朱里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纺织大学 |
主分类号: | G05B17/02 | 分类号: | G05B17/02;D03D47/24 |
代理公司: | 北京修典盛世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24 | 代理人: | 杨方成 |
地址: | 430073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磁悬浮 精密 控制 方法 系统 信息处理 终端 | ||
本发明属于磁悬浮自动控制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磁悬浮片梭精密引纬控制方法及系统、信息处理终端,沿导轨布置的励磁绕组中通以控制电流,形成沿引纬平面分布的磁场;磁悬浮梭体装备控制模块,底部布置永磁薄片阵列,在磁场作用下进行悬浮,行波磁场随交变电流变化,通过输入交流电的频率、幅值及方向驱动片梭的正向引纬/反向制梭,实现非接触式引纬;通过顺序转换储能模块控制片梭的连续加速度;再经多级电磁驱动系统减速后被制动器夹持,双侧剪断器剪断纱线后完成正向引纬。本发明通过校正网络,校正磁悬浮片梭的动态模型,能有效改进片梭运行稳定性,提高响应时间至0.001秒以内,超调量小于10%,稳态误差精度至0.1%。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磁悬浮自动控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磁悬浮片梭精密引纬控制方法及系统、信息处理终端。
背景技术
目前,最接近的现有技术:自动控制是利用控制装置使被控对象的工作状态按预定规律运行。自动控制系统中,将参考信号输入控制装置,控制装置根据输入的参考信号对被控对象进行控制,使被控对象产生输出信号,该输出信号经反馈环节反馈到控制装置输入端,并与参考信号进行比较,控制装置再根据比较结果调整其对被控对象的控制,如此循环下去,最终使被控对象产生与参考信号匹配或相符的输出信号。图1是方框图,示出了自动控制系统模型的频域结构。如图4所示,从频域来看,被控对象为G(s),而反馈环节为H(s),参考信号为R(s),输出信号为C(s)。
若受控系统的性能(稳定性、准确性和快速性)不满足要求,则可通过在系统中增加校正环节的方法,以改善受控机械系统的控制性能。相位滞后超前校正是常用的校正方法之一。
在机械工程控制领域,设计相位滞后-超前校正环节最为常用的方法为应用bode图进行设计的频域设计方法。该方法一般以相位裕度为性能指标,借助伯德图通过解析计算确定校正环节参数。该方法满足给定的相位裕度要求,是可行解,但不是最优解。
对系统控制性能评价的性能指标不仅仅是相位裕度,还有幅值裕度、剪切频率、谐振峰值、截止频率等频域性能指标,及延迟时间、调整时间、最大超调量等时域性能指标;在初步设计的基础上需要验算其它性能指标是否也满足要求,如不满足,需要多次反复设计和验算,直到满足所有性能指标要求为至,繁琐而费时。
由于对系统的控制性能有多方面的要求,多个控制性能指标间是相互矛盾的;校正环节参数对系统控制性能的影响也是相互矛盾的。因此,校正环节的参数设计是一个非常重要又非常困难的问题。校正环节的参数计算模型较为复杂,需要反复校验计算,同时设定大概的校正区间,在区间之内选定校正参数。校正参数并不唯一,有时候针对不同场景有不同的校正方案。
片梭引纬与其他引纬方式比较,片梭引纬稳定、宽幅、生产效率高。织造390cm幅宽织物时,片梭入纬率范围为800m/min~1100m/min,其中,PU型织机片梭飞行速度为30.5m/s,P7200型织机片梭飞行速度为33.5m/s。基于片梭引纬不小于30m/s的工艺参数,新型磁悬浮系统中必须保证引纬稳定性响应时间低于0.001s。同时,纬纱张力精确可控必须保证引纬稳定,超调量低于10%,实现新型悬浮引纬稳定、纬纱张力精确可控、高生产效率的要求。
综上所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是:
(1)现有磁悬浮引纬控制中引纬不稳定、幅窄、生产效率低。引纬速度低于30m/s,引纬稳定性响应时间较长。造成纬纱张力不能精确可控,超调量高于10%,最终悬浮引纬生产效率低。
(2)工艺结构调整应以提高生产质量、提高生产效率、提高劳动生产率、加强产品在国际市场的适应能力和竞争力为目标,需要采取先进新型技术来改造传统机械加工技术。
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难度:
片梭织机在高速度、高效率方面需要取得突破,必须具有突破性的技术开发,着力研究利用新技术新工艺改造传统引纬机构,减少投梭引纬过程的机械结构动作,从而达到提高片梭飞行速度的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纺织大学,未经武汉纺织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7116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