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水稻抗细菌性条斑病主效基因位点的分子标记及其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910571548.4 | 申请日: | 2019-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95124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03 |
发明(设计)人: | 谢玲;覃丽萍;岑贞陆;张雯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12Q1/6895 | 分类号: | C12Q1/6895;C12N15/11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奇智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40 | 代理人: | 韦玲双 |
地址: | 530007 广西壮族***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抗细菌性 条斑病 主效基因位点 分子标记 水稻 染色体 标记引物 辅助鉴定 紧密连锁 抗性鉴定 亲本杂交 遗传分析 主效基因 抗性 扩增 自交 应用 拓展 发现 | ||
1.一种水稻抗细菌性条斑病主效基因位点的分子标记,其特征在于,位于水稻第10染色体,扩增的标记引物RM258,左端引物序列:CTCCCTGGCCTTTAAAGCTGTCG,右端引物序列:GACGAACAGCAGCAGAAGAGAAGC,所述标记引物扩增长度为369bp。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子标记在选育抗水稻细菌性条斑病水稻品种或筛选抗性基因的抗细菌性条斑病水稻品种中的应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子标记,其特征在于,其筛选具体的步骤如下:
(1)定位群体构建:以国际稻‘BJ1’作为供体,广西优质稻‘油占8号’作为受体进行正反杂交,收获F1种子,播种F1种子,F1植株自交得到F2,再种植获得定位分离群体近等基因系F2;
(2)抗性鉴定:分别种植亲本、F1、F2群体,在水稻分蘖盛期采用广西的优势致病型Ⅲ菌株连塘13进行接种,接种20天后进行病情调查,每个单株测量10个病斑的长度,根据平均值判定单株对细菌性条斑病的抗性水平;
(3)抗感池DNA的构建:采用CTAB法提取F2代抗、感表现极端单株水稻叶片总DNA,按照抗、感分成两组混合各单株的总DNA,构建抗、感DNA池;
(4)SSR分子标记:对亲本国际稻‘BJ1’、广西优质稻‘油占8号’进行多态性检测,筛选得到具多态的SSR引物,多态性表现率为23%,以抗、感基因池DNA为PCR模板,用筛选得到的SSR引物进行进一步的多态性检测,发现来自10号染色体的SSR标记RM258在抗、感病基因池之间具有多态性;
(5)遗传分析:F2代分离群体的251个单株中抗病的植株有66株,感病的植株有185株,经卡平方检验,抗(R)、感(S)分离符合1∶3的单基因遗传分离理论比率,表明国际稻‘BJ1’携带的抗水稻细菌性条斑病基因为隐性主效基因,该基因位于10号染色体上,与SSR标记RM258紧密连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分子标记,其特征在于,在步骤(4)中,PCR反应采用20μL反应体系,含10×PCR Buffer(含MgCl2)2.0μL、2.5mmol·L–1dNTPs 2.0μL、dd H2O 11.9μL、10μmol·L–1引物2.0μL、模板DNA 2.0μL、5U·μL–1 Taq DNA聚合酶0.1μL;
PCR反应程序:95℃预变性5min;95℃变性30s,52℃退火30s,72℃延伸30s,35个循环;72℃延伸5min,4℃保存;
PCR产物经8%非变性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离,快速银染后观察读图分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未经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71548.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