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GT35球碗零件内表面制备TiN厚膜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571587.4 | 申请日: | 2019-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4401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9 |
发明(设计)人: | 赵显伟;毕新儒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航天时代导航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3C14/06 | 分类号: | C23C14/06;C23C14/34;C23C14/02 |
代理公司: | 宝鸡市新发明专利事务所 61106 | 代理人: | 席树文 |
地址: | 721006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gt35 零件 表面 制备 tin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GT35球碗零件内表面制备TiN厚膜的方法,将零件置于真空炉内抽真空并加热,随后向真空炉内通入氩气对球碗内表面进行氩离子刻蚀,完成氩离子刻蚀后开启钛靶在刻蚀后的球碗内表面镀打底层,打底层将球碗零件内表面全覆盖后钛靶继续工作,并开始通入非饱和量的氮气沉积过渡层,氮气通入量随沉积时间阶梯增加,形成钛和氮化钛共存的过渡层,沉积时间随氮气通入量的增加而延长,当过渡层厚度大于等于10μm后开始持续通入饱和量的氮气沉积形成氮化钛层,该氮化钛层大于等于6μm后即可冷却出炉。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物理气相沉积工艺,尤其涉及针对GT35球碗零件内表面制备TiN厚膜的工艺方法。
背景技术
在PVD行业中,TiN膜层由于柱状晶结构的影响,膜层内应力过大,一出现膜层开裂、脱落、起皮等缺陷引起膜层失效,采用常规工艺方法沉积的TiN膜层的厚度一般均在5μm以下,很难满足球碗要求的15μm以上膜层厚度要求。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膜层厚度能达到15微米以上且结合力好,膜层不易开裂、脱落、起皮的氮化钛镀膜方法:
一种基于GT35球碗零件内表面制备TiN厚膜的方法,将零件置于真空炉内抽真空并加热,随后向真空炉内通入氩气对球碗内表面进行氩离子刻蚀,完成氩离子刻蚀后开启钛靶在刻蚀后的球碗内表面镀打底层,打底层将球碗零件内表面全覆盖后钛靶继续工作,并开始通入非饱和量的氮气沉积过渡层,氮气通入量随沉积时间阶梯增加,形成钛和氮化钛共存的过渡层,沉积时间随氮气通入量的增加而延长,当过渡层厚度大于等于10μm后开始持续通入饱和量的氮气沉积形成氮化钛层,该氮化钛层大于等于6μm后即可冷却出炉。
进一步的,在氩离子刻蚀、镀打底层、沉积过渡层以及沉积氮化钛层时温度控制在360~400℃。
进一步的,初始炉内压为4×10-5mbar,氩离子刻蚀、镀打底层以及沉积氮化钛层时炉内压均保持在3×10-2mbar;沉积过渡层分时分三次不同氮气量实施,氮气量通过炉内压控制,沉积过渡层时炉内压依次为6×10-3mbar、1×10-2mbar、2×10-2mbar,沉积过渡层时对应各炉内压的沉积时间分别为30分钟、60分钟、120分钟。
进一步的,氩离子刻蚀电压为500V,镀打底层电流和电压分别为60A和200V,沉积过渡层电流和电压分别为80A和180V,沉积氮化钛层电流和电压分别为80A和180V。
采用上面工艺重新设计膜层结构,通过控制过渡层成分和结构,抑制了膜层内应力,使膜层有更好的结合力,即使膜层厚度超过15μm也不会造成开裂、脱落、起皮的现象。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一种针对GT35球碗零件内表面进行氮化钛膜镀层的工艺方法,将零件置于真空炉内抽真空并加热,随后通入氩气对零件表面进行氩离子刻蚀,通过氩离子刻蚀将零件表面杂质去除便于后续镀膜,氩离子刻蚀完成后开启钛靶对球碗内表面镀打底层,当打底层将球碗内表面全覆盖(在具体实施例中一般要求厚度达到0.5±0.1μm)后通入氮气,氮气通入量随着过渡层的沉积时间阶梯性增加,氮气通入量越大成绩时间越长,但是在沉积过渡层时氮气通入量始终不会超过饱和量,这样过渡层实质为钛和氮化钛共存的形式,而且从打底层一侧起过渡层中氮化钛的比例呈层状逐渐增多,这样形成的过渡层即使厚度足够相邻层面的成分、结构和性能上接近的,从而获得更好的结合力,而且可以组织柱状晶随着膜层的增厚而长大,打断了柱状晶的成长,当过渡层厚度大于等于10μm后持续通入饱和的氮气沉积形成氮化钛层,该氮化钛层厚度大于等于6μm后即可冷却出炉。
在上述工艺过程中(氩离子刻蚀、镀打底层、沉积过渡层以及沉积氮化钛层)真空炉内温度保持在360~40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航天时代导航设备有限公司,未经陕西航天时代导航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7158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GT35球碗零件内表面TiN厚膜制备方法
- 下一篇:具有门盖的电子装置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