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β-葡糖苷酶固定化方法及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910572439.4 | 申请日: | 2019-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83809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27 |
发明(设计)人: | 李笃信;陈磊;陈喜华;邱飘飘;张真庆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N11/08 | 分类号: | C12N11/08;C12P19/60 |
代理公司: | 苏州翔远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51 | 代理人: | 陆金星 |
地址: | 215000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葡糖苷酶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树脂 大豆异黄酮苷元 固定化 化学反应 大豆异黄酮 规模化生产 降解生物 耐压性能 反应器 酶活性 耐污染 装入层 树脂 产率 键合 装柱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β‑葡糖苷酶固定化方法及应用,利用化学反应将β‑葡糖苷酶固定到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树脂上,装入层析柱中,作为大豆异黄酮降解生物反应器,用于连续生产大豆异黄酮苷元。该方法利用具有耐压性能好、孔径大、比表面积大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树脂键合β‑葡糖苷酶,并装柱使用,具有操作方便、酶利用度高、酶活性好、酶寿命长、树脂耐污染、后续分离方便等优点,更重要的是可以进行连续生产,产率高,适合规模化生产大豆异黄酮苷元。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β-葡糖苷酶固定化方法及应用。
背景技术
大豆异黄酮是大豆中的一种具有生理功能的活性物质。近年来,随着其保健作用研究开发的不断深入,大豆异黄酮的存在形式及生理功能的机理正逐渐被人们认识。研究表明,大豆中的异黄酮存在形式主要是结合型的糖苷,约占大豆中异黄酮含量的95%以上,虽然游离的苷元含量不足5%,但它们表现出来的活性要比结合型的糖苷高得多,为了提高大豆异黄酮的生物活性,提高在人体内的吸收率,将大豆异黄酮进行水解制成大豆异黄酮苷元,这成为近年来大豆异黄酮研究的一个热点。水解原理:大豆异黄酮苷属于氧苷类,是酚羟基与糖缩合而成的β-D葡萄糖苷。通过水解反应使苷键裂解得到大豆异黄酮苷元和葡萄糖配基。水解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酸水解:大豆异黄酮苷能被酸催化水解,反应在稀醇中进行,用醋酸、硫酸等均可发生水解,从成本和实际应用角度,最常使用盐酸。β-葡萄糖苷键首先发生质子化,然后苷键断裂生成苷元和糖的阳碳离子中间体,再水解,阳碳离子经溶剂化,再脱去氢离子而形成糖分子。酸催化水解的关键是O-苷基的苷质子化程度。但是酸性条件下大豆异黄酮苷元的稳定性值得怀疑。另外,强酸条件下不易进行工业化生产。
碱水解:糖苷键具有缩醛结构,对碱较稳定,但异黄酮中糖苷键具有酯苷性质,可用碱进行水解。分解为大豆异黄酮苷元和葡萄糖,但碱性条件下水解所得大豆异黄酮苷元很不稳定,容易降解。
Smith降解法:该法是一种氧化开裂法,比酸水解温和,能完整地保持苷元的结构,先用NaIO4将糖的二羟基氧化开裂为二元醛结构,第二步用NaBH4将二元醛结构还原成二元醇结构,第三步在室温条件下与稀酸作用使其水解。但由于此反应对葡萄糖进行开环,会有部分基团残留在苷元上,造成结构的复杂性以及不均一性。
酶催化水解:使用最多的大豆异黄酮糖苷水解酶是β-葡萄糖苷酶,大豆自身含有的内源β-葡萄糖苷酶水解活性不强,水解效率只有22%~29%。添加足量的高活性酶,如乳酸菌中提取的β-葡萄糖苷酶可使水解达到80%以上。能够水解大豆异黄酮糖苷的酶还有葡萄糖酸酶、α-半乳糖苷酶、生物乳糖酶、真菌乳糖酶和乳糖酶F等,它们都有很强的水解大豆异黄酮糖苷的能力。优势:酶具有高效率的催化能力,同时具有很高的专属性,能够对某一类特定物质或结构有专一性;作为生物催化剂,反应的前后不会发生性质和数量的改变,只有活性会有轻微的降低。且作用条件温和,与大豆异黄酮苷元在弱酸性的缓冲溶液中不易发生结构的变化。劣势:每次对大豆异黄酮进行酶解,得到活性较高的苷元部分时,需要对酶进行去除。普通的除酶手段,如进行煮沸离心,会有较大的蛋白质残留。同时也极大浪费了所用酶剩余的活性,造成生产成本的提高。
不同的固定化酶方式
因此,有必要研发一种高效降解大豆异黄酮制备大豆异黄酮苷元的方法,来解决现在大豆异黄酮苷元生产工艺复杂、效率低的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β-葡糖苷酶固定化方法,解决上述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β-葡糖苷酶固定化方法,包括步骤:
(1)通过化学键合将β-葡糖苷酶固定到聚甲基丙烯酸树脂上,形成酶固定化树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大学,未经苏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7243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